坚持文化自信,融汇中西文明

2020-07-17 17:08:57 xiaotuanwei 186

坚持文化自信,融汇中西文明

 

昨天是冬至,明天是平安夜。当中西方文化节日接踵而至,我们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回家团圆。

冬至虽然是天寒地冻之时,却也有瑞雪兆丰年之意。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春华秋实。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在古人看来,阳气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就如宋代诗人程垓所言: “玉律声中,又报新阳。只喜人间,一线添长。”

再寒冷的天气,也会有回暖的一天;再枯败的花草,也会有复苏的一天。

冬至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熬过漫漫寒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挺过艰难困苦,终将等到柳暗花明。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北饺子,南汤圆,合家团团圆圆。

北方的饺子,月牙状的外皮,圆滚滚的馅,十二道褶是一年十二个月,寓意着一年和睦美满。

南方的汤圆,热气腾腾,甜糯可口,寓意着团团圆圆。

平安夜指的是圣诞前夕,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据说圣诞之夜,圣诞老人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筒袜里。

所以,冬至和圣诞,都是回家的日子,寄寓着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

当南方北方讨论冬至节该吃羊肉还是饺子汤圆,当网上煞有其事说我们必须抵制任何洋节时,我们应当明白节日的精髓在哪里。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希望大家要坚持文化自信,汲取精神养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管中西方什么节日,都是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我们既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够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文化,必然是包容并蓄,互融互通。文明需要交流才能弘扬,接受别人才能被别人接受。

一些洋节早已在我们的土地上扎了根。好比洋妞娶回家就变成了中国媳妇。比如3·8”妇女节、“5·1”劳动节、“5·12”护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都是正宗的洋节。现在我们都差点忘了它有洋血统了。

中国节日在西方同样有市场。留学生和当地华人过春节,会外国人贴对联包饺子,外国领导人也会到唐人街华人同乐,参加舞龙舞狮吃元宵,有些国家还要发行十二生肖邮票。没有哪个担心会被中国文化侵蚀、同化。

因而,过洋节与过传统节并不冲突。如同蝴蝶的两翼,双翅齐舞,便能迎风而飞,把大地装扮得一片斑斓,但一定要理性文明,比如把圣诞节仅仅理解为送苹果,装扮圣诞树,或是彻夜狂欢,未免太过狭隘。我们必须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圣诞节是纪念耶稣的诞生,实质宣扬的是一种博爱和平的精神,所以那种只图热闹的人是最浅薄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拿来主义,积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有过灿烂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成就。今天讲的中华民族复兴,实际上就是再现历史辉煌。再现辉煌,并不是简单回到过去。那么,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辉煌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富足,生活殷实……但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的文明。

我们要明白优秀的中西文化浸润人性,属于全人类所有。

  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信仰的自觉,更加珍视我们祖先传下的信仰,同时亦应展现更加进步、更加包容、更加自信的胸怀

  

自信源于什么?源于我们的信仰,那中国人信仰什么呢?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据统计约占全部人口的84%。确实,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国人经常问,既然没信仰,那你生活有什么准则?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位资深的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对我说,载于旧约的“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最重要的信仰。我说,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人类信仰是多元的。对一个人而言,也可能除了宗教信仰、文化信仰外,还有科学信仰、民族信仰,乃至生活信仰。比如,科学信仰,它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哥白尼、布鲁诺因坚持地动日心论受到迫害,甚至牺牲生命。维萨里研究血液循环被判死刑,居里夫人研究镭而罹患癌症,都是坚持科学信仰的伟人如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都是因为坚定的民族信仰!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让我们坚持文化自信,融汇中西文明。更加珍视我们祖先传下的信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真正使之走向世界,勇力世界潮头

 

  廖永华

20191224


移动电话
课程介绍
学校位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