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纪念一位挖井人

2022-03-05 15:27:01 xiaotuanwei 228

今天,纪念一位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第一篇红色课文,就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篇课文,也是新中国教育史上,在语文课本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红色课文。1952年写入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至今,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内容很简单,只有100个字,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为沙洲坝打井的故事。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向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

1933年4月到1934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沙洲坝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在此期间,他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进行。

 初到沙洲坝,毛泽东同志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严重缺水。

沙洲坝是瑞金有名的干旱沙地,它前连丘陵,后依高山,虽然有条沙洲河,沿着村前蜿蜒而过。但河床是干涸的,遍地砂石,滴水不存。群众只能喝池塘水,但饮用水都取自这里,人畜不分,根本谈不上任何卫生条件,甚至成为传播疾病的渊薮。

多年来,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

这里的水喝不成,有没有更好的水源地呢?毛泽东带领同志们,经过勘探后,决定就在沙洲坝,为群众们打一口水井,彻底解决安全饮用水的问题。同时教育群众,移风易俗,防止疾病。

 

一听说毛主席要给沙洲坝的群众打井,乡亲们不但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几位老人家找到毛泽东同志,说千万不能打井,坏了龙脉就不得了了。老辈子就传下来,沙洲坝是条旱龙, 打井会遭报应,命里注定喝塘水,多少代都这样,我们也习惯了,你们还是别折腾了吧?

毛泽东同志笑了,说:“老人家您莫怕,这井我来挖,要是龙王爷真怪罪下来有我在,我个子高我顶着!” 

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带着警卫员吴吉清、陈昌奉,来到事先看到的地方,开始挖井。在毛主席的带动下,更多的干部战士和群众陆续加入了挖井的队伍。

很快水井就挖好了,井壁铺上青砖,井底也垫上了木炭和细砂石,井口则用鹅卵石砌成。为了纪念沙洲坝的第一口水井,沙洲坝人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红井”。

随后,中央政府警卫连又在村口打了一口井, 群众称之为“红军井”。沙洲坝人民照样子,跟着又连续打了几口井,自此彻底告别了几辈子缺水,使用不洁水源的历史,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沙洲坝人民吃水的问题解决了,毛泽东同志又提出来,要为这里办一座小学,让孩子们上学方便,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可以兼职当老师;再挖一座公共厕所,这样水塘就干净了,乡亲们也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传染病就能大量减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沙洲坝,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叫做《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告诉我们:

 

 “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

怎么才算踏实为群众做事呢? 

 

毛泽东同志在沙洲坝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只有切实关心群众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才能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才能带动他们和我们一起改天换地。

1950年11月, 为了迎接毛主席派来的中央南方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沙洲坝人民对水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在一块木牌上写下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这句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就是《吃水不忘打井人》这篇百字课文背后的微言大义。

 

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校团委

20211227


移动电话
课程介绍
学校位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