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西方美术史经典名作高仿学术展 〈作品解读〉

2022-12-29 10:52:45 吴敬凯 1603

图片关键词

K-1《向日葵》梵高

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330—18907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作品赏析:《向日葵》(法语:LesTournesols;荷兰语:Zonnebloemen;英语:Sunflowers),是18888-1889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如果用梵高所创作的以插在花瓶中的向日葵为主题的油彩画来定义的话,那么广泛认为一共有7幅作品。其中有6幅被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6幅向日葵作品中,其中有三幅绘有15朵向日葵,两幅绘有12朵向日葵,一幅绘有3朵向日葵。除此之外,如果算上在巴黎创作的作品,一共是11幅(或12幅),这其中包括没有插在花盆中的向日葵作品。梵高通过该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该系列作品也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图片关键词

K-2《德豪森维尔伯爵夫人的肖像》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

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一位新古典主义画家、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

作品赏析:《德豪森维尔伯爵夫人的肖像》这幅肖像是画家安格尔65岁时所作,可以认为是他晚期趣味的优秀范例之一。1845年,布面油画,131.8x92cm,纽约弗立克美术图书馆藏。画中年轻的伯爵夫人站在壁炉前,她穿着优雅,荷兰代尔夫特蓝色丝绸礼服,华丽的褶皱和细节,双手佩戴的几件黄金首饰,以及头发上华丽的红丝带和玳瑁梳子,绘制的细致入微。一只胳膊跨越她的腰间,另一只则是向上弯曲,她的手藏在她的下巴下面,面部露出神秘的笑容。后面的镜子映射出了她的头部和颈部,安格尔藉助镜面内的反射影像,使观赏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奥松维尔伯爵夫人的风采。

这时的安格尔已成为一个一切优美和精致事物的宠爱者,此画人物造型严谨准确,但由于这非凡的准确一致在表现手法上,线条变成了绝对压倒一切的形式而失去了绘画性,也失掉了它的活跃流畅气韵。画家可能已经感觉到这种绘画性十分必要,以致他用鲜艳的色块来弥补它的不足。忠于客观、竭力写实、创造真实,安格尔都达到了。

图片关键词

K-3《维纳斯的诞生》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AlessandroFilipepi

作者: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AlessandroFilipepi144531—1510517日)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著名代表作是《春》,

作品赏析:《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于公元1487年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家族的一个远房兄弟创作的画布蛋彩画,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斐齐美术馆。

画面所表现的是西西里岛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片漂亮的大贝壳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上面站着纯洁而美丽的维纳斯,翱翔于天上的风神轻轻地将贝壳吹到岸边,等候在岸边的春之女神正张开红色绣花斗篷,准备为维纳斯换上新装。维纳斯身材修长,容貌秀美,双眼凝视着远方,眼神充满着幻想、迷惘与哀伤。体现了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画面中,在波光粼粼的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裸体的维纳斯略显娇弱无力地站在一个大贝壳上,她微曲右腿,身体向右微微倾斜,一头金色长发被海风轻轻吹散。她的皮肤光洁剔透,美丽的面庞略显出某种淡淡的迷惘。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笼罩着一种脉脉的忧郁和哀怨,显示出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无助和迷茫。维纳斯的脖子和双手显得长了一些,但这更增加了她的优雅和风韵。画面的左上方,长着翅膀的风神正鼓起双唇把维纳斯徐徐吹向岸边,那里,来迎接她的春之女神身着华丽服装,正准备把一件缀满鲜花的红色披风披到她裸露的身上。

图片关键词

K-4《巴比伦塔》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BruegheltheElderTheTowerofBabel

作者: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Pieter,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他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是自扬··爱克开始的尼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

   作品赏析:《巴比伦塔》1563,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同年,他便创作了这一幅以圣经为题寓意深刻的杰作《巴别塔》。正如我们前面所述,这种题材属于他的第二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以影射现实世界的纷争。为了表现通天高度的巴别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来处理这个富有幻想意味的场面。他不仅精心描绘了众多的人物,还在塔顶处用云彩拦腰截去一个顶部,并在云层上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塔顶,以示塔已建到的可怕高度。塔身坐落在海边,右角临海滩处还有停靠的船只。远处是密集的房屋,它展现出一片豪阔畅心的平原风光。示拿人的建塔总监带领了一班卫士正前来督查停建的真相:吵个不休的工匠们都已散去,仅少数几个留守等候着总监的光临,其中一个向总监跪下,在说明事故的复杂性,但看来他的话也使总监和卫兵们无法听懂。在塔身的正前方,有一处塌方,局面显然是不堪收拾的。画家凭细密画的技巧,在塔身每一层上都画着密集细小的建筑工人与车辆形象。这座塔的每一层内部都是一个整体,彼此又挤得很紧。为了追求这种巨大与繁乱的绘画效果,勃鲁盖尔有意拉开了人物形象与塔身、大自然等的比例距离,从而显示出工程的伟大与艰巨,也更显示出人类的创造性力量。在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压力方面,画家强调的是狂想性色彩。这一幅圣经寓意画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巧妙地突出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实质上乃是旧瓶新酒,歌颂人类的新生活的代价,但它面临的是充满着悲剧的代价。这是这位画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

图片关键词

K-5《加布里埃尔·科特》布格罗

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Bouguereau1825年生于法国拉罗谢尔,是一名画家。他是法国19世纪学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后在安格尔画室、法朗索瓦·爱德华·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训练,后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以及到罗马进修。

作品赏析:加布里埃尔·科特是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90年在画布上创作的一幅肖像画。加布里埃尔·科特是法国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科特的女儿,皮埃尔·奥古斯特·科特是布格罗最著名的学生。这幅画是他画过的唯一一幅未受委托的画。

图片关键词

K-6《罂粟花田》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

作者: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Monet18401114-192612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作品赏析:《罂粟花田》是1873年法国著名画家克劳德·莫奈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该油画描绘了位于亚嘉杜的一个罂粟花田中的美丽景色。在1871年莫奈回到英国的时候,他就一直在亚嘉杜居住直至1878年。那个时期莫奈得以完成一系列的创作。在莫奈的经销商保罗的支持下,莫奈得以在桥段附近居住,因而他创作了很多户外的作品。

1874年,莫奈在摄影家纳达尔的一个废弃的工作室中举行了首次印象派画展,该画也是那时首次对外公开。该作品是最著名的油画之一,令人感受到夏天充满生机的气候下在田野中闲庭信步的意境。

油画中,前景的一对母子和背景的另一对母子只是画家用以构图的方法,以期达到一个斜线对称的效果。画作中有2组色彩块,一组以红色为主,另一组则是蓝绿色。油画前景中阳光下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孩子就是莫奈的妻子卡米尔和他们的孩子珍。

油画中,莫奈淡化了画面的具体轮廓,并以鲜艳的色彩描绘了到处飞扬的罂粟花瓣,而前景中大量的描绘则反映了画家着重想突出视觉画面,这是一种抽象画法的表现。油画中的人物,是自然景色的点缀,为了与花的色调相应,与部分的身体。充足的阳光沐浴在山坡上,使得花朵显得更加光彩夺目,这种大自然的描绘是莫奈从革新的绘画创意所注重的题材。

图片关键词

K-7《蒙娜丽莎》莱昂纳多..芬奇ArtistLeonardodaVinci

作者:列奥纳多··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daVinci,儒略历1452415[公历423]15195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后三杰(又称美术三杰)。

作品赏析:《蒙娜丽莎》(Mona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1952年,德国发行首枚《蒙娜丽莎》邮票

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有研究人员利用微表情理论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蒙娜丽莎》的姿势,已经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符号,它不仅仅是艺术规律问题,不仅仅是对文艺复兴人文思想粗糙大潮的冲击,而是心灵回归者、觉醒者心中的一个崇高细致理想的显现。《蒙娜丽莎》具有另一种难以说明的象征意义,如佛的坐势、站势、讲道姿势,菩萨的动势,基督的几种象征性姿势:如两手摊开,一手持十字,一手指天,这有某种非世俗的意味,不是做作,而是不得不是如此,是最不自然最自然,最不简单最简单,最轻松最沉甸甸的样式,你无法赞美它,又无法挑剔它,它就是这样,原始的样子,人们只能沉醉其中,而不能有条理地褒贬它。

   一切欺骗与神秘都集中在《蒙娜丽莎》身上,而令人们产生一种畏惧。《蒙娜丽莎》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形象,在该幅作品面前,不能说她是女人肖像,她穿越一切无所不见、又视而不见的空洞目光,想躲避是办不到的,而想迎接那目光同样也是枉然。奇异的前额,广阔得失去了一个平凡人的味道,弥漫在脸上的那种神奇表情,似笑、非笑使人们无法相信这是一张现实的脸,而它的存在,又无法使人们的怀疑进行得彻底。《蒙娜丽莎》的表情,像东方佛教中佛陀的表情一样,是非凡人所能做出来的。蒙娜丽莎不是因为了什么而微笑,她只是静静地在那,脸上是自然地出现的一种永恒的、无所谓表情的表情。[12]《蒙娜丽莎》的美学意义,主要在于人物形象焕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而在这之前,即使是人的形象,也带有或多或少的宗教气息。

图片关键词

K-8《马拉之死》大卫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

作品赏析:大卫《马拉之死》描绘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遇害的雅各宾派领袖马拉被刺的情景:马拉倒在浴缸中,鲜血从他胸口流出,带血的匕首掉落在地上。马拉的躯体无力地垂到一边,手中还拿着刺客的信函,右手还握着笔。他审批的木箱上有墨水瓶和纸。手上的便笺写的是:“1793713日,玛丽·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马拉:十分不幸,指望能够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而木箱上的便笺上写的则是:请把这五个法郎的纸币给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马拉之死》画作的竖构图明快单纯、庄重,省略了一切无关大局的细节,占据画面一半的深沉得发黑的背景,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夺人眼目的皮肤的尸色、木箱的黄色、毯子的绿色、被单和纸张的白色,又都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马拉靠在一个浴缸里,他一只手无力地垂落在缸外,另一只手拿着字条,头后仰,面部带着平静的表情,就像工作劳累后闭目小憩一样,鲜血从他的胸膛流出。《马拉之死》画中的人是被仁慈、正直和无私的爱国情怀所美化的人,皮肤的色调如同冰冷的石头,马拉身上的伤口醒目、细致,如同十字架上耶稣身上的伤口,而马拉此时似乎也有着耶稣般的感召力,整幅画弥漫着悲凉的美感,似乎有宗教崇拜的意义,有着超强的说服力,镇定而坚毅的遗容好像表明马拉并没有死。画家塑造了一位已经死去但仍永远活着的英雄。画中的马拉已经褪去了丑陋的面容,死亡让他安逸得远离了杀戮,药水也已经好像洗清了他所有的罪恶,使他变成了一名善良、诚实、无私爱国的美男子。大卫希望所有法国公民都能够看看马拉这位献身于法国革命事业的政治家。他丝毫没有描绘房中的其他景物,甚至没有描绘依旧在屋里的科黛,空旷的房间仿佛在说——马拉依旧是你们的人民之友。大卫用他的笔将马拉的死绘制为了不朽的历史画名作,也是用这支笔美化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屠夫。大卫在视觉上修复了马拉浑身的疱疹性皮炎导致的溃疡,从而不让观者对马拉出了名的丑陋形象产生恶心;又为马拉的手上的信笺,填上动人的内容。这样的艺术创造,为的是打造一个圣徒般的马拉,引起不明真相的观者对刺杀者的痛恨。

图片关键词

K-9《芭蕾舞演员》德加

作者:埃德加·德加EdgarDegas1834719–1917927日),法国印象派重要画家。

作品赏析:德加的大部分作品都与舞蹈有关,他的作品中有一半以上是舞蹈演员。尽管德加斯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但他拒绝了这个说法,而是更喜欢被称为现实主义画家。在职业生涯初期,德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历史画家,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对古典艺术的深入研究,他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在他30岁初期的时候,他改变了方向,并通过将历史画家的传统方法应用于当代题材,使他成为现代生活的古典画家。芭蕾主题于德加来说,就像睡莲主题于莫奈,几乎成为了艺术家的标签和代名词。

图片关键词

K-10《自画像》丢勒52×411498

作者: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Dürer1471—1528年),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作品赏析: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阿尔布雷特·丢勒不仅是德国艺术史上伟大的人物,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他的艺术探索影响了同代及后代的众多艺术家。丢勒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木刻版画、油画及素描作品,同时他也是第一位独立为自己画像的北欧艺术家,因此享有自画像之父的美誉。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过他,并把他和达·芬奇视为是需要巨人的时代所产生的巨人。1471年丢勒出生于纽伦堡的一个金饰工匠家庭,祖辈父辈都是传统的手工金匠,受家庭的影响,丢勒幼年就已经掌握了一些金饰刻画的笔法技巧,这对他后来的绘画帮助很大。但那种中世纪手工艺者学徒式的教育方式并不能满足丢勒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掌握更多技能,他离开了家乡纽伦堡,游历其他城市及邻近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丢勒接触到了人文主义哲学思潮与古典建筑学,他曾几次到意大利和弗兰德斯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地方的艺术氛围、创作思想以及艺术家受关注的程度都给他以很深的触动。创作于1498年的自画像(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作为他早期的许多自画像之一,从画面造型样式和用色特点来看,可谓是他最早展露才华的一幅。在这幅自画像上,丢勒精心刻画了面容和衣饰的细部,人物形象逼真而传神,既证明他有将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加以再现的非凡才气,也反映了他个人的信念:越是能够正确地将现实表现出来,作品就越显得精彩。作品中,丢勒内着白色百褶并饰有金色花边的衣服;外穿白底黑边的紧袖外套;左肩披着一个褐色的斗篷,编织的缎带将斗篷与另一侧外套连接起来,这既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层次感,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张力;双手戴着白色手套交叉握着平放于胸前;头上所戴的黑白条纹相间的帽子与外套的纹饰也形成呼应。丢勒用精细的素描手法来表现眼睛的润泽灵动;用贴近轮廓线的造型阴影来增添人物的立体感;用稀疏淡褐色的胡须、波浪式的披肩卷发来烘托人物的形象气质。身后的窗外,细致地刻画了蜿蜒的河流、草木和山川,这也许是他想借此暗示自己的意大利之旅以及他并不是一位小地方的画匠,而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艺术家。德国艺术家很少表现人的肉体美,因为他们不像意大利人那样接受过古希腊罗马雕像的人体美的启迪,德国艺术一般重在表现精神气质,也许这正是日耳曼民族性格的一种绘画体现。丢勒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那些版画作品哲理性往往更强些。

   画面的中下部,有丢勒对这幅作品的题词:这是在我26岁时,我根据我的形象来画的这幅画。画面的题词和其后的署名表现了画家非凡的自信。此时的他已经结婚,拥有了自己的画室,并接到了第一批重要的肖像画人物创作,也使得他很快从一个不怎么知名的德国画家成为了拥有很高名望的欧洲画师。画面中他坚定的表情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这是丢勒第一次在自画像中摆出非常正式的姿势,压制了他在埃尔兰根、利沃夫以及巴黎自画像当中都非常突出的、毫无顾忌的自我展现因素,转而强调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庄严。他热爱自己的绘画职业并引以为荣,希望自己国家的艺术家们能够拥有如意大利艺术家同样的社会地位。据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丢勒的长相时写道: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的肌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这种美誉即便有几分夸张,也足以说明丢勒这位天才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现在我们来观赏这一幅自画像,也许可以从中悟出上述形容词中某些可信的成分。绘画是艺术家内在精神外化的结果。欣赏丢勒的《1498年自画像》,仿佛始终能感受到一种虔诚的宗教精神,一种平静和谐,又略带忧愁的神秘美感。丢勒将他的自画像里注入了自己的灵魂与力量,透过人物的眼睛我们能看到丢勒的本心与向往。总之,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与其说是画家的肖像画,不如说是画家形象的自传,他以自己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与精神理念。正如他曾经表达过的一个愿望那样:希望自己点燃的微光能够逐渐照亮全世界。他所留下的艺术作品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愈发灿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为了艺术而努力探索的人们。

图片关键词

K-11《阿诺菲尼的婚礼》(TheArnolfiniPortrait)乔凡尼.阿尔诺菲尼夫妇肖像画(GiovanniArnolfiniandHisWife)··艾克(JanVanEyck又译扬··爱克)(1385-1441),尼德兰画家,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杨··艾克(JanvanEyck)1434年的作品。这幅作品是乔凡尼··尼古拉·阿尔诺菲尼和他妻子的肖像画,作品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使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结婚照。阿尔诺菲尼的妻子常常被误认为是怀孕了,实际上她只是拾起裙角在胸前,是当时的一种流行。乔凡尼.阿尔诺菲尼来自一个商贾家族,从饰物以及房间的陈设不难看出他是相当富裕的。两人物位置的设定表达传统的两性角色定位。妻子站在床边,靠房间的内部,象征她的角色是家庭主妇。而丈夫乔凡尼则站在窗户旁,开启的窗户象征外面的世界。乔凡尼直接与观赏者对视,而他的妻子则温顺地瞥着丈夫。窗台下有水果,是桔子。象征伊甸园般的纯洁和天真。(如果换成苹果,意义则大为不同)。左下角的木底鞋暗指婚礼,传统上在圣土举行婚礼,丈夫要为妻子准备木底鞋。吊灯在白天亮起一根蜡烛,象征圣灵。画面下方的小狗象征忠诚,也为画面增添了活泼的气氛。红色的床铺意喻性和爱。而妻子的绿色外套和略胖的身材象征生命和繁衍。白色的头巾象征纯洁。这幅画最精要也最著名的地方就是中间的这块镜子。从技法上讲,画家对光的折射,镜子凸面以及金属质感的表现极为细致,堪称西方绘画史上最杰出的经典之一。镜子中反射出新婚夫妇的背影以及门口的画家本人。而镜子上方是华丽的花体拉丁文:JohannesdeEyckfuithic1434翻译过来就是:杨··艾克在场143使得这幅画成为了一张结婚证明。

图片关键词

K-12《慈善》《Charity》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vanDyck

作者:安东尼··戴克,(1599322日-1641129日)安特卫普学派,与雅各布·乔登斯和彼得·保罗·鲁本斯并称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三杰,比利时弗拉芒族画家,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时期的英国宫廷首席画家,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许多著名画像都是由凡·戴克创作的,他的画像那种轻松高贵的风格,影响了英国肖像画将近150年。

作品赏析:在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中,圣保罗概述了信仰、希望和慈善的重要性,并指出慈善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慈善意味着把对上帝的爱与对邻居的爱结合起来。从16世纪开始,慈善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女人,展示给一个或几个孩子喂奶;相反,范·戴克展示了三个婴儿紧紧抱着他的寓言人物。她是天上的慈善,她向上的目光将她与天堂联系在一起——当她努力满足别人的需求时,这是她力量的源泉。这三个孩子可能代表着信仰、希望和爱,他们都需要慈善来铺平通往天堂的道路。作为对新教改革的回应,天主教复兴,被称为反宗教改革。人们重新关注奉献生活和培养与基督的个人关系。再加上神秘主义的发展和对圣母玛利亚的广泛崇拜。在这里,慈善“女神”穿着白色的衣服,象征着纯洁。在她身后飘扬的深蓝色斗篷被涂成了深蓝,这种颜色传统上与圣母联系在一起。“慈善”膝盖上的绸缎面料,亮蓝色和土红色,也许代表着人们渴望的天地之间的联系。

·戴克在威尼斯呆了很长时间,回来不久就画了这幅画。在威尼斯,他受到了同时代的吉多·雷尼和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提香的影响。提香丰富的色彩在富有光泽的帷幔中很明显,尽管人们认为这些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曾经有一点暗淡。范·戴克从雷尼那里获得了向上仰望天堂的能力。雷尼的两幅画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在抹大拉的圣玛丽身上,这是悔过者渴望上天宽恕的目光;在《欧罗巴的抢劫》中,尽管丘比特的小箭瞄准了她的心脏,仙女也许会求救,暗示她不会再想逃跑了。凡·戴克在威尼斯长期逗留回来后不久就画了这幅画。不同寻常的是,凡·戴克把这幅画画在一块橡木板上;他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肖像——都是在画布上画的。木板支撑物,使他能够流畅地绘画,特别是在婴儿圆润的造型和白色窗帘的褶皱上。这些从光到阴影的混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刷痕,表面光滑散发出珐琅般的色彩。这种完成很可能是应委托工作的人的要求。这幅画是在范·戴克死后不久由科内利斯··考克肯雕刻的。这张画被广泛传播,也许有助于解释当时这张照片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InhisfirstlettertotheCorinthians,SaintPauloutlinestheimportanceoffaith,hopeandcharity,namingcharityasthegreatestofthethree.Atthetimethispicturewaspainted,charitymeantcombiningtheloveofgodwithloveofone’sneighbour.Fromthesixteenthcenturyonward,charitywasoftenrepresentedasawoman,shownbreastfeedingachildorchildren;VanDyckinsteadshowsthreeinfantsclingingtohisallegoricalfigure.SheiscelestialCharityandherupwardglancelinkshertoheaven–thesourceofherstrengthasshestrugglestofulfilothers‘needs.ThethreechildrenprobablyrepresentFaith,HopeandLove,allofwhomneedCharitytopavetheirwaytoheaven.

InresponsetotheProtestantReformationtherewasaresurgenceofCatholicism,knownastheCounter-Reformation.TherewasarenewedfocusondevotionallifeandoncultivatingapersonalrelationshipwithChrist.AddedtothiswasagrowthofmysticismandawidespreadcultoftheVirginMary.Here,Charityisclothedinwhite,symbolisingpurity.Thedeepbluecloakbillowingbehindherispaintedinshadesofultramarine,thecolourtraditionallyassociatedwiththeVirgin.TheradiantblueandtheearthyredcolourofthesatinfabricoverCharity’skneesperhapsrepresentthesought-afterlinkbetweenearthandheaven.

VanDyckpaintedthepictureshortlyafterhisreturnfromalongstayinVenice,wherehecameundertheinfluenceofhiscontemporaryGuidoReniandthegreatRenaissanceartistTitian.TherichcoloursofTitianareevidentinthelustrousdrapery,althoughit’sthoughtthattheyhavechangedovertimeandwereoncealittlemoresubdued.FromReni,VanDyckhastakenthedeviceoftheupwardglancetowardsheaven.TwoofReni’spaintingsusingthisdeviceareintheNationalGallery’scollection.InSaintMaryMagdalene,it’stheglanceofapenitentlongingforheavenlyforgiveness;inTheRapeofEuropa,thenymphmaylookforarescuer,thoughthesmallCupidaiminghisarrowatherheartsuggeststhatshewillnolongerwanttoescape.

Unusually,VanDyckpaintedtheimageonanoakpanel;mostofhispictures–especiallyportraits–werepaintedoncanvas.Thewoodensupportenabledhimtopaintfluently,particularlyonthestrongmodellingoftheinfants’roundedformsandthefoldsofthewhitedrapery.Thesewereblendedfromthelighttotheshadowsleavingalmostnobrushmarks,achievingasurfaceassmoothandluminousasenamel.Thisfinishmaywellhavebeenattherequestofthepersonwhocommissionedthework.

ThepaintingwasengravedbyCornelisvanCaukerckenshortlyafterVanDyck’sdeath.Itwaswidelydisseminated,perhapshelpingtoaccountforthegreatpopularityoftheimageatthetime.

图片关键词

K-13《星月夜》梵高

作品赏析:《星月夜》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高又远,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条纠结、盘旋,仿佛让人们看见时光的流逝。暗绿褐色的柏树像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欢的响应者。天空下,安睡的村庄那么宁静、安详。淡蓝的色调,动感的线条,给人自由的时空感.

188958日,梵·高精神第二次崩溃之后,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自愿接受精神病治疗。那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外出写生,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梵·高通过这幅画作不是想用浩瀚的宇宙来反衬出人类的渺小,令人类生出畏惧之心,而是传达出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天空中飞卷的星云,好像在旋转着跳舞,好像鲜花一样怒放,那柔韧的枝条虽然力量微薄,却无畏地抽向天空。而直上云端的巨大柏树,形如一团黑色的火舌,不屈地奋力伸展着枝叶。传达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郁。也表现出人类的挣扎与奋斗。从构图上来说,该画面构图极为准确,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下部的房舍托起了无边的宇宙,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特别是那些柏树的线条画得流畅而别具一格,正如梵·高自己曾描写的那样:那些柏树总是占据着我的思绪——从来没有人把它们画得像我看到它们的样子,这使我惊讶。柏树的线条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么美丽——在晴朗的风景中的黑色飞溅。在绘画技法上,梵·高接受了前期印象派的某些特点,不是用简单的线和面来表达物体。而是用点来表现物体的光影,达到了传统画作无法达到的效果。同时,他又注重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给光影添加动感。前景中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描绘出来的小镇,与画面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的交叉,柏树的顶端恰好拦腰穿过旋转横飞的星云,这一切都使画面产生出一种流动的感觉。这幅画的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也有星星发光的黄色,深蓝色的基调,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加强了夜色的黑暗,前景中的柏树用了深绿和棕色,意味着黑夜的笼罩。明亮的白色和黄色来画星星及周围的光晕,又给人一种温暖光明的感觉。·高运用浓厚并且短促的笔触,交织成弯曲的旋转线条,海浪般的图形使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象,画中旋涡状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在大面积冷色调的流动星云中,一轮橙色的月亮散发出亮光,仿佛明灯般点亮了沉寂的夜宅,奇幻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个画面着色搭配协调。浓淡相宜,深浅适中,很好地配合了画中的氛围。从艺术特色看,这幅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看到的幻象。这种幻象,超出了中世纪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过的任何尝试,它来自画家某种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以火焰般的笔触,标新立异的无畏,把自己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幻想体验大胆地用笔触来加以证明,作品预示了画家用幻想作为手段而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表达的探索。

图片关键词

K-14《苏珊富曼肖像》鲁本斯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628—16405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作者:作品赏析:《苏珊富曼肖像》是鲁本斯这幅肖像人物油画是用漂亮和生动的色彩笔触来描绘的.线条十分流畅。这是鲁本斯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点.可能是他所处的上流社会环境.迎合上层贵族的审美要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妇女几乎都是贵妇人。在这里画家还刻画了形象的性格特徵:她的眼神流露出一种乐观幸福的样子.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服饰显示了她的贵族身份.但不傲气;从这幅肖像上.观众可以感觉到这位画家所寄托的那种与禁欲主义完全绝缘的生活热情。

图片关键词

K-15《自画像》伦勃朗RembrandtSelf-portrait1658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莱因(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1606715日~166910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作品赏析: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领域。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自画像要占很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看,据不完全统计也有90幅左右,其中60幅是油画,20幅是铜版画,10幅是素描自画像。按其后来的遭遇以及他变卖家产等情况看,很可能还有散失在私人手里的自画像作品。有一位理论家计算过,他每年平均画两幅自画像,那么,总数要在百来幅以上。他的自画像不仅数量多,艺术质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他的后半生,现实生活的磨砺使他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图片关键词

K-16《书房中的拿破仑》大卫1812203.9*125.1cm

作品赏析:仔细研究这幅肖像中的细节,就会发现大卫在路易十六、罗伯斯皮尔和拿破仑时代作为画家大卫成功的关键----艺术家有能力将他笔下的人物转变为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偶像。

拿破仑被放置在一幅垂直的画中央,他穿着皇家近卫军炮兵上校的制服。他的姿势——微微耸起的肩膀和插在背心里的手,这与他的正式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他的袖口没有扣,打底裤皱巴巴的,头发蓬乱的。大卫在给这幅肖像的支持者汉密尔顿第十任公爵亚历山大·道格拉斯的信中解释说,他的出现是为了表明拿破仑在书房里花了一整夜起草《拿破仑法典》,这一印象是通过一些细节来加强的,比如摇曳的蜡烛几乎熄灭了,羽毛笔和散落在桌子上的文件,以及墙上指向凌晨413分的钟。大卫巧妙地将剑放在椅子上,暗指拿破仑的军事成功,而在他的文件中突出显示的法典一词,则暗示了他的行政成就。其他装饰细节,蜜蜂和百合花的纹饰——是法国专制主义的象征,暗示着拿破仑作为统治者的权力。

CarefulexaminationofthedetailsembeddedinthisportraitrevealsthekeytoDavid'ssuccessasapainterduringthetimeofLouisXVI,Robespierre,andNapoleon:theartist'sabilitytotransformhissubjectsintopoliticallypowerfulicons.

NapoleonisplacedinthecenterofaverticalcanvasdressedinhisuniformasacoloneloftheFootGrenadiersoftheImperialGuard.Hispose—theslightlyhunchedshouldersandhandinsertedintohisvest—contraststotheformalityofhiscostume.Inaddition,hiscuffsareunbuttoned,hisleggingswrinkled,andhishairdisheveled.David,inalettertothepatronofthisportrait,AlexanderDouglas,thetenthDukeofHamilton,explainedthathisappearancewasdesignedtoshowthatNapoleonhadspentthenightinhisstudycomposingtheNapoleonicCode,animpressionenforcedbydetails,suchastheflickeringcandlesthatarealmostextinguished,thequillpenandpapersscatteredonthedesk,andtheclockonthewallwhichpointsto4:13a.m.

DavidstrategicallyplacedtheswordonthechairtoalludetoNapoleon'smilitarysuccess,whiletheprominentdisplayoftheword"Code"inhispapers,suggestshisadministrativeachievements.Otherdecorativedetails—theheraldicbeesandthefleurs–de–lys—aresymbolsofFrenchabsolutism,andimplyNapoleon'spowerasruler.

图片关键词

K-17《跳舞的布克顿女孩,阿旺桥》保罗·高更PaulGauguinBretonGirlsDancing.Pont-Aven

作者:保罗·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黄色基督》《游魂》《敬神节》等。

作品赏析:在这幅水平画的草地上,三个肤色浅的女孩手牵着手,手臂伸展,形成一个松散的圆环。三个女孩都头戴白色头饰,穿着及踝长袖连衣裙和木屐。每件连衣裙都有一个宽的白色领子,延伸到肩膀以上。一朵红宝石花别在我们看到的两个女孩的棕色围裙上。他们的特征和衣着都以钴蓝色勾勒出来,并用平行的、通常可见的笔画填充。在我们的左边,一个女孩站在那里,双臂张开,一只手握着我们右边旁边女孩的手。第一个女孩用乌黑的眼睛望着我们左边的远方。她有一个鹰钩鼻,桃红色的嘴唇嘴角向下弯曲。她红褐色的头发向后塞在帽子下面。她的衣服是藏青色的,袜子是砖红色的。她用右脚向前迈步,向我们的左边迈步。第二个女孩拉着第一个女孩的手,面朝我们的右边站着,目光微微向下。她的五官模糊,但她似乎也有一个塌鼻子,她的粉红色嘴唇是紧闭的。她有一头金发,穿着一件翡翠绿的连衣裙。她的榛子棕色长袜和她的围裙很相配。她也向前迈步,但用的是左脚。第三个女孩站在前面两个女孩中间,背对着我们,从侧面看向我们的右边。她的左臂也举了起来,但右臂藏在第二个女孩的后面。第三个女孩有棕色头发和尖鼻子。她的衣服是黑色的,她用右脚向前迈步。一只长着棕色和白色斑点毛的小狗嗅着我们女孩们右边的草地。一堆堆长长的草或干草点缀着柠檬橙绿色的田野,这片田野在姑娘们的身后向下延伸,在我们的左边,通向一堵低矮的灰色石墙。在墙外,画的宽度被深紫色、象牙白、陶土橙和海洋蓝的建筑占据。一个狭窄的尖顶延伸到其他的屋顶上。高大、狭窄、墨绿色的树木点缀在建筑物之间,一座小山几乎攀上我们左边画布的顶端。几朵薄薄的石板灰色的云飘过头顶贝壳粉色的狭长天空。艺术家在作品的右下角签了名并标注了日期:p高更1888年。”

Threelight-skinnedgirlsholdhandstocreatealooseringwiththeirarmsextended,inagrassyfieldinthishorizontalpainting.Allthreegirlswearwhiteheaddresses,ankle-length,long-sleeveddresses,andclogs.Eachdresshasawidewhitecollarthatextendsbeyondtheshoulders.Aruby-redflowerispinnedtothebrownaprononthetwogirlswhosefrontswesee.Theirfeaturesandclothingareoutlinedincobaltblueandfilledinwithparallel,oftenvisiblestrokes.Toourleft,agirlstandswithbotharmsstretchedout,oneholdingthehandofthegirlnexttoher,toourright.Thefirstgirllooksoffintothedistancetoourleftwithdarkeyes.Shehasabuttonnose,andherpeach-coloredlipscurvedownatthecorners.Herauburn-redhairistuckedbackunderherbonnet.Herdressisnavyblue,andherstockingsarebrickred.Shestepsforwardontoherrightfoot,toourleft.Thesecondgirl,holdingthefirstgirls’hand,standsfacingourrightinprofile,lookingslightlydown.Herfeaturesareindistinct,butshealsoseemstohaveasnubnoseandherpinklipsareclosed.Shehasblondhairandanemerald-greendress.Herhazelnut-brownstockingsmatchherapron.Shealsostepsforward,butontoherleftfoot.Thethirdgirlstandswithherbacktous,seenbetweenthefirsttwo,asshelooksoverhershouldertoourrightinprofile.Herleftarmisalsoraisedbutherrightarmishiddenbehindthesecondgirl.Thethirdgirlhasbrownhairandapointednose.Herdressisblack,andshestepsforwardontoherrightfoot.Asmalldogwithbrownandwhitespeckledfursniffsatthegrasstoourrightofthegirls.Pilesoflonggrassorhaydotthelemon-limegreenfield,whichdipsdownbehindthegirlsandtoourlefttomeetalow,stonegraywall.Buildingsinplumpurple,ivorywhite,terracottaorange,andoceanbluespanthewidthofthepaintingbeyondthewall.Onenarrowspirereachesabovetheotherrooflines.Tall,narrow,darkgreentreesareinterspersedamongthebuildings,andahillclimbsnearlytothetopofthecanvastoourleft.Afewthinslate-graycloudsfloatacrossanarrowbandofshell-pinkskyabove.Theartistsignedanddatedtheworkinlowerrightcorner,“P.Gauguin88.”

图片关键词

K-18180853日》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deGoya

作者:弗朗西斯科·何塞··戈雅-卢西恩特斯(FranciscoJosédeGoyayLucientes1746——1828),出生于西班牙萨拉戈萨,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

作品赏析: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人物。代表作有《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阳伞》、《巨人》等

这幅有史以来最残酷和真实的战争图像,描绘拿破仑军队占领西班牙,西班牙起义者,在皮奥山附近被法军处决的场景。左侧是西班牙起义军,中央的殉道者的造型和手掌的圣痕,充满人性的正义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对比右侧面无人性,统一着装的法军,对战争的残暴行径毫不留情的批判,是有史以来军事暴力最著名的图像之一。这幅画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这幅画是戈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是西班牙绘画史上不朽的爱国主义历史画杰作。作为世界艺术史上艺术才能最全面的画家之一,戈雅被称为'画家中的莎士比亚',他的艺术极为深远地影响了一代代画家。

图片关键词

K-19《圣母、圣子与圣安娜》达芬奇

作品赏析:《圣安娜与圣母子》绘画的传神,如果仔细观察,达芬奇的圣安娜与圣母子,三个人的眼神是各不相同,圣安娜是慈祥,圣母是摒弃感情的圣洁,而圣子则是超越年龄和活动的慈爱和坚毅。这种细致的刻画,将这一幅与其他家庭场景区分开来,看到他的人会第一时间感到它的与众不同,亦是不可言喻的神圣和光辉充满画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将神还原为人,藉着歌颂为名,赋予神凡心、俗躯,以极精致、极深刻、极细微的表现描绘,以致不朽。1499年,法军入侵米兰,·芬奇为躲避战乱,移居威尼斯。滞留数月后,又于翌年到达曼图亚,为当地的伯爵夫人,一位酷嗜文艺并广泛收罗艺术珍品的鉴赏家画了几幅肖像,其中有一张素描颇象他后来那一幅《蒙娜丽莎》的侧面像。15004,·芬奇再次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得知兰则塔大教堂的主祭坛需要一幅祭坛画,他表示愿意完成此任务。僧侣们兴奋地把达·芬奇的全家请进了教堂,予以十分殷勤的款待,但达·芬奇久久没有动笔。最后,他完成了一幅素描,就是《圣母子与圣安娜》。这幅素描是以寻求人物的明暗调子为准绳来描绘的。画家把圣安娜、马利亚、基督和施洗约翰四人,作为一个融洽欢聚的家庭成员加以集中表现。群像中以圣安娜与圣母的对话形式为主题,表达了一种人间家庭的天伦之情(此画作于14991501年间,是在茶色纸上用木炭,淡彩画成的素描,有139×101厘米,现藏伦敦国立画廊)。由于人物感情细腻,相互交叠的身躯也给人以亲密无间的美好气氛。1506(一说1512年左右),达·芬奇回到米兰以后的两年,他又画了同名的一幅油画。这幅画在板上的油画与当年那幅素描虽属于同一构思(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尺寸为168×130厘米),但比较起来显然不如素描来得亲切和诗意盎然些。这主要是人物的安排过分受限于构图,形式感考虑得多了些。在这里,画家让圣母马利亚坐在她母亲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娜虽然也很年轻,但仍感到圣母的身躯太大些,她难以承受如此重量。可是圣安娜脸上展现的笑容,是对着眼前那个顽皮的小外孙——耶稣(耶稣正从母亲的手中挣脱下来,想要骑在羔羊身上。)而发出的,马利亚倒象坐在安乐椅上那样,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稣。这种情绪传递是不很协调的,人物尽管处理得紧凑,却并不显得自然生动。

图片关键词

K-20《吉普赛女郎》弗朗斯·哈尔斯

作者:弗朗斯·哈尔斯(约1581—1666)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画中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画面气氛热烈,洋溢着荷兰人的乐观主义。《吉普赛女郎》是荷兰画家弗兰斯·哈尔斯于17世纪20年代末创作的一幅布面油彩画作品,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作品赏析:该画作用饱含激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性格爽朗、活泼奔放的吉普赛女子——她披散着黑发、穿着也比较随便,她敞着领口,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好像什么都不在乎,无拘无束。整个画面中各种色彩的搭配,特别是对主要部位的色彩描绘,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画中的色彩过渡自然,渲染和谐,于朴素中尽显精神本质。构图讲究,用笔流畅,人物形象传神、逼真,于肖像画中蕴含着风俗画的风骨。

图片关键词

K-21《倒牛奶的女佣人》约翰内斯·维米尔

作者:约翰内斯·维米尔,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

作品赏析:《倒牛奶的女佣人》(外文名:TheMilkmaid)是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58年至1660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1]。该画作描绘了17世纪荷兰市民的日常生活。约翰内斯·维米尔把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整个画面色彩厚实,光线柔和,与人物的性格特征融为一体。该画作描绘了一个女子,也许只是个挤奶女工或者清洁女佣人,她正在将粗陶罐里的牛奶倒尽。女佣人身上散发着一种肃穆庄重的气质,她淳朴的圆脸,粗制的衣着,正撇下地板下的脚炉,塞起胸前围裙的一角,忙着要将粗陶罐里的牛奶倒尽,神情专注认真。女佣人旁边是一扇窗子,窗子上有一格玻璃破损。窗子透进的光线照亮了墙上挂着的铜水壶。窗户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只藤篮和一盏马灯。桌上杂乱地摆着一些食物。女佣人的后方是一面墙,在女佣人头部的左上角,有一根钉在墙上的钉子。约翰内斯·维米尔所生活的年代,是荷兰独立后新兴市民阶层高度发达的时代,而约翰内斯·维米尔所居住的德尔夫特城,据说有欧洲最清洁的城市之称。约翰内斯·维米尔不同时期的风俗画,都体现了一些时代特点,该画作就是体现这些特点的作品,它提供了那个约翰内斯·维米尔所生活的年代人民的普遍心理信息。该画作中墙根处的一块瓷砖上描绘有爱神丘比特。丘比特的形象与一旁的暖脚炉都是女性情欲的象征。约翰内斯·维米尔在该画作中加入这两个元素大概是作为反衬,意在强调画面所倡导的节欲和简净主题。《倒牛奶的女佣人》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把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健壮的村妇,正在倒牛奶,她显然是安于自己的工作,脸上透出红润。这种专注更增强了场景的安宁静谧感,可以联想到的声音只有牛奶流注入碗的涓滴之声。约翰内斯·维米尔采取了一种与表现上流社会完全不同的技巧,他的笔触充满了活力,他大胆而又铺张地运用了黄、蓝、绿、白、红等色彩,使画面富有力感而又质朴无华。该画作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构图不很复杂,人物轮廓较为清晰,周围环境淳朴。作品色彩厚实,光线柔和,与人物的性格特征融为一体。画家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的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仿佛看到自家的厨房一角。而窗子是房间的一个光源。约翰内斯·维米尔描绘了窗子上一格破损的玻璃。破洞处透过的光线有所不同。窗子透进的光线照亮了墙上挂着的铜水壶,水壶的反射光与墙上的阴影完美映衬。在画面的最上端,女佣人头部的左上角,有一根钉在墙上的钉子。这个写实细节实际上说明了此处起初可能挂有一幅画或者地图,但为了不分散观者的注意力、破坏画面的人物重心,约翰内斯·维米尔将此处改画为了墙壁。

图片关键词

K-22《商人乔治·吉泽》小汉斯·荷尔拜因HansHolbeintheYoungerTheMerchantGeorgGisze

作者:小荷尔拜因是德国画家,同时也是北欧地区最有成就,最善于心理刻画的写实肖像画家,他所创作的作品,十分细腻精致,有等身大小的,也有小型的纤细画作品。当他受邀跨海到英国担任宫廷画家之后,也为英国皇室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目前在温莎古堡中有幅80收藏品。

作品赏析:画中主角乔治.基茨是柯伦的商人,这幅画像和真人大小相当,身穿素净黑袍的基茨,黑袍上突出鼓起的大袖子,纤毫毕见地显现丝的质地。小荷尔拜因不厌其烦地在基茨周围精心描绘了大量的物件,这些物件都是他所从事的行业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从书架上的书籍、帐簿,到前景的锡蜡盒或是银盒里装着的钱币,一应俱全。在豪华且纹路分明的东方桌毯上,放着一个透明度令人惊叹的玻璃花瓶,瓶中插着一束石竹花,花枝似乎要伸出画面,将花朵的生命力表现得出神入化。小荷尔拜因虽然刻画了大量的物品,但却丝毫无喧宾夺主之感,基茨那张苍白、含蓄内向的脸,仍然是画里最醒目的焦点。从以上的观察不难发现,小荷尔拜因显然想在这幅画中展现他的所有技法,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小荷尔拜因重返伦敦时,他原来的赞助人有的已经作古或已失势,他面临必须重新寻找新赞助人的窘境,在这幅画完成之后,向他订画的人也就纷至沓来了。

图片关键词

K-23《舟发西苔岛》让-安东尼·华托Jean-AntoineWatteau

作者:让·安东尼·华多(Jean—AntoineWatteau1684—1721),法国18世纪洛可可时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他画了大量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而且还发明了一种浓郁的富有哲理的爱,而且都有背景相衬托。《让·安东尼·华多(16841721)的艺术年代,是法国从路易十四过渡到路易十五这一摄政时期的年代。这个时期由于法国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较快;文学艺术也出现蓬勃与兴盛。名震欧洲的大剧作家如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等,都是其时法国文坛的风云人物。他们崇尚古典主义,但不尚严格的理性规范。尤其在路易十五时代,艺术上有一种名为洛可可风格的时髦倾向,已渐渐取代了普桑时期流行的那种很讲究对称的巴洛克风格了。洛可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不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宫殿装饰,家具与服饰,无不以这种洛可可风格为好尚。这就是画家华多的时代背景。

作品赏析:西苔岛,是希腊神话中爱情与诗神游乐的美丽岛屿,传说中爱神维纳斯居住之地。华多尽情描绘贵族男女准备出发去那里访问的情景。既然那是个行乐的天地,画家就以蔚蓝色大海为背景,远望烟波浩渺,使人展开渴求这种环境的幻想翅膀。画中描写三姐妹各自带着自己的恋人准备乘船向西苔岛,寻求天堂胜景和永恒之爱的情景。画家把人物分成几组,近景处是三姐妹及恋人,他们成双成对准备随已经动身的情侣们同行。画家精心构思这一情节由最前面坐着的男女开始把观众的视线逐渐引向正在起身,起步缓行而后到违规而去的一队情侣,整幅画面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时间曲线,造成活动的人物与安谧寂静的风景之间的对比。这里的构图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幻景,所绘的大自然也充满诗意。金色的霞光普照大地,这些贵族情侣在等待依次登上缀满鲜花的彩船,他们是那样迫不及待,有的早在相互搂抱,有的忙着挤上去。灿烂的阳光清楚地显现出这些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的调情动作,尽管这些人物在整幅画上的比例较小。远处待发的船帆,更点醒了这幅画的主题。华托这幅画创作完毕后,交皇家绘画雕刻学院,皇家学院授予他会员的荣誉。这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和心理要求,受到上流社会的赞誉,华多也因此博得"风流画家"的雅号。由于这一幅《舟发西苔岛》画得很成功,华托于1717828日被法兰西艺术院接纳为院士,从此,声望日隆。求画的人使他应接不暇,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他仍勤奋作画。大约在1716年初,他总算有了一幢西鲁瓦为他提供的单独小房,可以安心于自己的绘事了。此画属于1717年完成的一幅,尺寸为129×194厘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图片关键词

K-24《睡莲池塘:绿色和谐》克劳德·莫奈

   作品赏析:莫奈的《池塘·睡莲》是印象派的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莫奈的绘画技法和自身的研习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莲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色彩十分丰富,但是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娇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好像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喜爱。作为印象派大师,莫奈无疑将他自己喜爱的睡莲描绘的更加活灵活现。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虚实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阳光透过树丛照进来,睡莲如穿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花衣裳;当阳光直射睡莲时,它们又换成了金色晚礼服。不管刮风下雨、阴雨绵绵,还是阳光灿烂、微风习习;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莫奈总是坐在池塘边,观察自然,感受光线,用画笔记录下来。他的画经常是无题的,他说:重要的不是主题,而是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莫奈在同一时期所有的《睡莲》作品,在池塘上画出自己的观点。说起池塘,莫奈不仅是一个熟练的风景艺术画家,也是一个很有激情的景观设计师和园丁。事实上,他让河流在吉维尼——他的著名的荷花池塘区域,呈现出史诗般的景观。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在莫奈的《睡莲》中,与其说他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他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画面的水呈浅蓝色,有时像金的溶液,在那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反映着天空和池塘岸边以及在这些倒影上盛开着清淡明亮的睡莲。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作为印象派的创始者与最高成就者莫奈一生都在追逐自然界的光与影。很少有人像莫奈一样针对同主题专门描绘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和天气状态下的色彩变化。而他重要的系列名作如稻草堆、白杨、教堂和花园,都是到吉维尼之后20年内完成的,其中包括集印象派之大成的《睡莲》。这些作品不仅成为法国艺术的瑰宝,更成为世界艺术的珍品。睡莲池塘是莫奈将他对东方艺术的体验转换到了花园营造上,日本桥、竹林都是日本园林的元素,但是,莫奈仍然坚持园林设计是来自视觉的需求,池边的花草依然严格按照四季时令和植株高低来种植;而睡莲池畔的植物,则可以透过水面的反射,产生倒影,以营造梦幻的气氛。睡莲开在水里,淡定从容的伸向天空,没有纷扰,无忧无虑的仰望苍穹。《睡莲》,可以说是莫奈一生对光与色表现的总结。莫奈晚年对色彩的研究已经炉火纯青,对光与色认识的深度已经无人能及。莫奈的睡莲看整体效果时会让人感觉得他喜欢用灰调子,其实走近看他的色彩是非常饱和的,纯度极高,他喜欢堆极多的层次,经过电脑分析,有的居然高达15层。

图片关键词

K-25《酒神巴克斯》《Bacchus》卡拉瓦乔Caravaggio

作者: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MerisidaCaravaggio1571929—16107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热那亚、马耳他和西西里。

作品赏析:《酒神巴克斯》这幅画可能是卡拉瓦乔应红衣主教法兰西斯科·马利亚·代尔·蒙特之命画的,他是画家的资助者,该画自十七世纪起,由托斯卡纳大公所珍藏。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本作品曾被人们完全遗忘,直到1913年才在博物馆的库房里重见天日,由于画面受损极严重,所以当时做了大量的修补。当时,由于矫饰主义的风行,作品普遍有色彩鲜艳、题材内容深奥等特性,然而卡拉瓦乔的画与矫饰派不同,在色彩上深色与明亮色分明,题材平庸,经常以酒吧的场景为描绘对象。他将宗教与神话故事的内容,移植到自己平民世界的生活中,又以此幅画最为其中代表作。卡拉瓦乔的作品多为人物甜美的风俗画及反宗教改革的宗教画。《弹琴者》与《酒神巴克斯》这类作品,人物丰满、甜美、卷曲的头发散落在前额。曲线优美的手拨弄著琴弦,庸懒的眼神透露著一股堕落和逸乐的气息,装饰性的花与花果、酒瓶,显示出世俗的眼光。

图片关键词

K-26《干草车》康斯太布尔JohnConstable

作者: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Constable1776611~1837331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

作者:《干草车》是康斯太勃尔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一幅脱离了古典绘画程式的作品,画面的中心是一辆运输干草的马车正在过河,岸边有被栅栏围起来的房屋,淳朴的农民,还有悠闲散步的小狗,远处的树林与天空连为一体,一切都处于安静的氛围中,自然而真实,令人感动和向往。在这幅作品中,康斯太勃尔对天空的表现独具特色,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干草车》是一幅地地道道的英国农村风景图。画面的前景是一条小溪,小溪边上有一间农屋。一条花色斑驳的小狗站在路上向小溪中张望。溪水流到农屋前扩展成了宽阔的浅滩,两匹马拉着一辆装着干草的四轮车正涉水而过。马车上坐着两个男子,看得出都是当地平凡的农夫。马车的前方是被阳光所照射着的树木和茅屋,它们构成了这幅画的中景。溪水的右边是开阔的牧场,大片的草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辉,远处的树丛在田野上投下清晰的树影,明亮的蓝天上飘着银白色的云朵,它们构成了这幅画的远景。在这幅画的右下角,还有一只无人的小船,小船附近的草丛中可以看到钓鱼人的半个身子。这幅作品的整个画面充满了阳光,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画中运用了多种色彩。它们互相对应又相互交织,打破了古典主义画家一直用棕色和褐色所营造的凝重压抑的画面气氛。把画面渲染得明快而淡雅。画面上的光线运用得极具特色。正午的阳光穿过树木的枝丫照在水面上,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树叶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黄色的光辉,就像满树金子一样。这幅画上的云朵也描绘得很富特色,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它们仿佛都在流动着。云朵有蓝灰色的,有银灰色的,还有微绿色的,不同色泽的云层把云朵厚薄轻重的质感全都形象地体现了出来,令人不得不叹服画家极端细腻的用笔。全画的视野很宽广,黄绿色的田地一直伸向茂林深处。变化多端的蓝色云彩,给人以一种湿润感,云层翻动着,呈现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云层,蓝灰、银灰和微绿的厚云把树梢的轮廓勾勒得分外明确,并使彼此间的距离拉得相当渺远。阳光与空气感在这幅风景画上表现得十分强烈,人们似乎能从画上感受到温暖的泥土气息一阵阵迎面扑来。英国诗人善以深厚的感情、生动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画是无声的诗,康斯太勃尔在这里是在用彩笔写诗,他以点子很细的色彩笔触,描绘了优雅恬适的景物形象,再现了一种诗的境界。这是画家与自然达到了一种神交境地的结果。画家虽然采用了古典大师常用的庄严高贵的构图形式,却舍弃了细部的雕琢和人为的痕迹,保留了草图式的生命力,使得画面呈现出古典主义画作中少见的真实和活力。

图片关键词

K-27《俄耳甫斯把欧律狄刻从地狱带回来》让-巴蒂斯特·卡米尔·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CorotOrpheusLeadingEurydicefromtheUnderworld

作者: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Corot17961875),法国写实主义风景画和肖像画家。出生于巴黎,早年师从古典派画家贝尔坦,因学业的优秀而获奖金,到罗马留学,在那里住了七八年。回国后在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画了很多风景。

   作品赏析:柯罗在这幅画中,俄耳甫斯诱骗希腊众神允许他找回被蛇咬伤致死的妻子,那时的人们相信去世的人仍然以灵魂的形式存在着,画中也可以看到冥河另一边,树下被虚化的灰色亡灵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前景是传说中的音乐家俄耳甫斯正牵着爱妻的灵魂走出地狱。俄耳甫斯手拿象征永恒之爱的七弦琴,精神抖擞地引领着面无表情的欧利蒂斯迎着薄雾蒙蒙的晨光走向光明的人间。柯罗刻画出游离现实与梦境的氛围,赋予了这幅作品一种忧郁情感,也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尾——俄耳甫斯在抵达人间之前,因回头看了一眼欧利蒂斯而永远失去了她。

图片关键词

K-28《吻》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作者:古斯塔夫·克林姆特(1862714日-191826日,又译古斯塔夫·克里姆),生于维也纳,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他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也是所谓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画作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并在画作中大量使用性爱主题。

   作品赏析:《吻》是一幅正方形的画作,呈现出一对相拥在一起的恋人,他们的身体借由长袍缠绕在一起。这种表现手法同时受到同时期的新艺术运动及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古斯塔夫·克林姆在传统的油画上覆盖金箔,让画作的现代感更加突出。《吻》目前收藏在维也纳美景宫内的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被广泛的视为是20世纪早期的经典。《吻》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古斯塔夫·克林姆最受欢迎的作品。古斯塔夫·克林姆描绘一对相拥在一起的亲密恋人,画作的其他部分则是闪烁的光芒及过度平淡的图案。这种图案结构类似新艺术运动及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及其他现代主义画家也影响到古斯塔夫·克林姆的作品。意大利画家佛兰西斯科·哈耶兹(FrancescoHayez)在1859年的作品《亲吻》(Ilbacio)呈现出19世纪世界末(Findesiècle)的视觉表现主义,因为它捕捉到富裕及视觉感官传达出的堕落。克林姆使用金箔让人回忆起中古时代的黄金画作、手抄本装饰画及镶嵌画。服装上的螺旋图案则类似青铜时代的艺术品,而装饰性的藤蔓则可见于早期的西方画作中。男性的头部相当接近画布的顶端边缘,这种风格与传统西方艺术相异,是受到日本主义美术的影响,因为两者的构图都非常单纯。这两个人站在花草地贴片的边缘。男子穿着长袍,上面不规则分布着黑色及白色的长方形,并使用金箔来装饰螺旋状的姿态。男子戴着藤蔓组成的冠冕,女子则穿着紧身连身裙,上面点缀着花朵般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它与背景的波浪线互相平行。她的头发使用花朵来装饰,并且是向上弯曲的时髦发型。她的头发就像一个光环突显出她的脸部,而她的下巴可以看到花朵组成的项链。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其他也出现这种将人体并列的风格,例如《贝多芬横饰带》(BeethovenFrieze)与《斯托克雷特横饰带》(StocletFrieze)。《吻》当中的人物被认为是古斯塔夫·克林姆及艾蜜莉·芙洛格(EmilieFlöge),但是并没有证据来证明,也没有纪录流传下来。有些人认为相当类似《Womanwithfeatherboa,Goldfish》及《达那厄》(Danaë)中的女主角,所以画中的女子可能是红色希尔达。古斯塔夫·克林姆在1903年前往意大利时获得使用金箔的灵感。他在参观拉温纳时,看见圣维塔教堂内的拜占廷镶嵌画。对他来说,这幅扁平的镶嵌画使用金箔来修正缺乏透视感及深度的内容。古斯塔夫·克林姆于是开始使用金箔及银箔来作画。这是一幅装饰性壁画,也是一幅广受好评的艺术杰作。画中大量使用了金片、银箔等装饰性要素,使画面看上去熠熠生辉、金光闪闪。在这种金色的背景下,一对恋人在开满鲜花的柔软草地上,热烈拥吻。男人的双手轻柔而充满爱意地抱起了女人的头,正富有激情地吻着她的脸。女人的左手握着男人的右手,闭着眼睛,沉浸在无尽的幸福和浪漫的想象中。画中的男子乌黑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突出了男子的健壮和阳刚之气,而女子白皙的皮肤和红润的嘴唇显示她的娇柔和美丽。男人和女人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纹样,除了女人有完整的身体曲线外,男人则完全处于这些图案的包围中。而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有人认为这幅画其实就是强烈的情欲的象征,这些各种形状的图案是史前人类充满神秘意义的符号。而画中的女人娇柔地依偎在男子的怀中,向他献上自己的脸庞和嘴唇,甚至无视环境的危险,是一种性爱的暗示。但是这种情爱在这种金黄色彩的衬托下,在鲜花和各色图案的包围中,让人没有一点邪念和粗俗的感觉,将人从一种世俗的观念和道德的约束下解脱出来,只感到一种温馨、浪漫、富有激情的生命冲动。正如克里姆特的拥护者评价的那样:还没有人给我们提供过一幅某种欧洲女子如此高大完美的肖像。画面上各种金银片、铜、珊瑚的装饰使这幅画艺术魅力大大提高,它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件工艺性极强的工艺品。画面上色彩主要是金黄色,点状的背景以及开满鲜花的草地把整幅画衬托得唯美而轻柔,让人不管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

图片关键词

K-29《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奈画像》拉斐尔Raphael

作者: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被人们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作品赏析:拉斐尔虽然以画圣母著称于世,然而,他画的同时代的人物肖像也成就斐然。他画过教皇朱理十世和莱奥十世,画过红衣主教英吉拉米,画过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奈……其中这幅《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奈》是他最著名的肖像画之一。比拉斐尔小5岁的巴尔达萨雷伯爵,是画家的挚友。在这幅肖像中,画家不仅细腻刻画了伯爵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出色的是运用微妙变化的色彩,把伯爵身上那天鹅绒的银灰色,外衣和帽子描绘得淋漓尽致、质感鲜明。画家更着意于挖掘这位真实人物深沉、善良、智慧的内在气质,作为外交家、政治家、作家和学者的伯爵的形象,在画家的笔下得到活灵活现的表现。构图采用正三角形,使画面沉稳和庄重,这与人物身份,修养和心态十分吻合。这幅作品真切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外交家兼学者于一身的形象特征:他那黑亮、锋利而又平和的眼神,好象能够看穿一切;他那微红、紧闭、外柔内刚的双唇,显示了他自信、果断、严谨和善辩的机巧;微微翘起的下巴,那浓密、整齐的络腮胡须,显示了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特有的风范;那黑色的礼帽,白色的衬衫,灰黑色的素装又反映了被画者在当时主张摒弃艳装提倡素装的时代风尚。如果用拉斐尔的这幅肖像画与以前的作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他的画既没有达·芬奇画中那朦胧、神秘的晦涩;也没有米开朗基罗雕刻中那紧张、沉重的悲剧意识。他的画单纯、明快、温煦、甜美,与前者相比显得更亲切、更平和、更能接近一般欣赏者的审美口味。

图片关键词

K-30《吹笛少年》《TheFife》爱德华·马奈EdouardManet

作者:爱德华·马奈(ÉdouardManet1832.01.23—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现代主义绘画之父,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作为艺术史上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在创作中吸收古典技法和日本浮世绘元素。他的绘画题材广泛,静物画、风景画、人物画均有涉猎,为人们生动展现了一幅幅现代生活图景。《吹笛少年》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于1866年创作完成的一幅布面油画作品。现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作品赏析:该画描绘了卫军乐队年轻的士兵正在吹短笛的场景,画中的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他神情专注,谨慎地吹奏着一支木制小笛。整个画面达到了形与色的统一,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马奈16岁的时候,曾到一条船上当过见习水手,后来又去投考海军学校,经过一段海洋生活之后,对卫队士兵有着一些特殊的情感。因而在之后学习绘画时,他便对学院派的教条反感。他善于通过现实主义者、探求真理的人的眼睛来认识世界,写生手法亦具有清新、新颖的风格,《吹笛少年》就是体现他新颖风格的典型画作。该画作大约是作者从1864年开始创作,并于1866年创作完成。该画作中作者没有加进任何轶事性成分来塑造形象,服装、短笛配合人物是它的惟一主题。背景与人物之间没有配景,也没有联系,这些也使人物显得不真实。人物用大色点处理,只有孩子的脸和手。该画作中运用三种基本色调——红色裤子、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红色裤子两边的黑色边线,与黑色上衣连成一气,红、黑两色间的关系,被马奈以金黄色的衣扣和吹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带突显出来。赭石色的背景,是既无横面又无竖面的抽象背景。赭石色的底色,以人物为中心,渐次向外加深,使吹笛少年处于明亮的空间中。该画作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作者彻底取消了画面景深,画内完全没有光照,或者说,全部光照都来自画外,绝对垂直地照射在画面上,在少年背后没有任何空间,不仅没有任何空间,就是他本人也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他着脚的地面几乎空白,只一小块灰色阴影表现背景墙与他着脚之处的差别。少年的面孔也没有留下任何凸起光影,只是鼻子两侧出现两个小凹陷,以表现眉毛和眼窝。《吹笛少年》是马奈对印象画派的创新和发展,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美术思潮,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图片关键词

K-31《呐喊》《TheScream》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

作者: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18631212—19441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作品赏析:《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呐喊》画作,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在该幅画作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人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5]蒙克把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之情,艺术地呈现于人们面前,有声有色,天人合一。天空犹如滚动着的血与火,令人震惊和恐怖,似乎整个天空都在流血、燃烧,目守苍穹,潸然泪下。该幅画作,成功地表达了蒙克自身的体验和他所承受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以致对时代的一些敌意,对自我内在的软弱与现代社会理性、科学取向不相匹配的抗争,表达了他的绝望与舒缓之道。该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个特殊的寄托,表现一种特定心理和思维状态,所以作者创造的人物,不是现实的原貌。蒙克描写现实中那种充满了情感内涵的、富有鲜活生命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尽心竭力地构思、分析推敲,追求作品的表现特色。蒙克也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他自己幽闭着的冰封般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他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使内心沉积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宣泄。从绘画作品整体分析,蒙克由具体的、真实的描绘转向整体的、主观的、情感的把握,描述了他自己观点中的生、死、爱、苦。该作品表现的中心,是内在的情感,是心灵的呼唤,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印象,讴歌生命与现实的顽强抗争。《呐喊》常常被认为是蒙克的第一幅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画作,也是蒙克书写灵魂这一概念最原本的体现。绘画表现更多依赖于创作时的感受,浓烈的色彩红、黄、蓝、绿的构成与大胆扭曲的轻重有致、缓急有序、长短粗细有别的线条运用令人震撼,画面呈现出高度的透视技法。呐喊的人物全身震颤着,面色惨黄,惊恐的眼神透出万般的失落与迷茫。血红色的背景,动荡、急剧变化的线条是不可能取自于现实的,它来自于蒙克孤独和恐惧的生活经历。该作品超越感官,表达了最深层次的东西。犹如画家所坚定的理想一样。在该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于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作者在这里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呐喊》画作中,那张惊惧变形的面孔和强烈冲撞的色彩,一直被看作是现代人苦闷精神的象征,该作品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表情。蒙克的绘画,开启了欧洲表现主义艺术的序幕。影响了包括马蒂斯、毕加索等在内的艺术巨匠。

图片关键词

K-32《林荫路》ThcAvcnucatMiddclharnis霍贝玛

作者:梅因德尔特·霍贝玛MeindertHobbemaHobbemaMeindert1638~1709[1],荷兰画家。16381031日受洗于阿姆斯特丹,1709年卒于同地。早年从师J.van雷斯达尔学画风景画。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代表作《林荫道》、《磨坊》等,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

作品赏析:《林荫路》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地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象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

你看,成行的树枝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

这幅如今已成为古典风景名画的《林荫路》,描绘的是一条极为普通的泥泞村路,上面印着许多深浅不同的车辙,两旁排列着细而高的树木,彼此参差错落,既是十分对称的又是富有变化的。小道的另一头,一个村民正牵着一头牲口站着,在右边的一条叉道上,有两个一边谈话一边走着的农村妇女;右侧近景上是一块种植园,一个农妇在修剪枝条。地平线较低,天空留出的位置就多了,画家有更多的可能去描绘云蒸霞蔚的美丽的上空。这样一幅看来平淡无奇的画面,何以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凡是一幅好的风景画,总是情与景相交融的。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荷兰绘画题材的多样性,象一面镜子反映着荷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在风景画方面,这两位大师——雷斯达尔、霍贝玛,则给我们展示了荷兰农村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图片关键词

K-33《自画像》德拉克洛瓦EugèneDelacroix

作者: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Delacroix1798426日一1863819日),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P.P.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作品赏析:德拉克洛瓦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访问归来后,由于他这时完全以真实形象为油画的对象,开始出现了艺术的新转机。他曾向人表明,他在阿拉伯人身上找到了最理想的艺术对象。那就是说,他这时已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绘画任务。遗憾的是当时的沙龙评委会并不理解他,仍指责他表现了一种使人感到奇妙的浪漫主义光色的虚夸,这是对他极不公正的官方反应。摩洛哥之行后,德拉克洛瓦似乎觉得不再有追求新的灵感源泉的必要了。他绘制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从18341848年间,他一直在真实的、而不是耽于幻想的形象世界里寻求绮丽的色彩感受。从他保留下的许多创作素材来看,有的是些富有戏剧性的传说人物,有的是他从写生中内心感觉到的一些美的形象。我们从他在18351837年间完成的这一幅《自画像》上也可看出,一个已经迈入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子,他的艺术追求这时正处于最旺盛时期。七月革命促使他离开了对历史与传说的迷恋,他重新为自己提出了描绘眼前真实可见的事物。说这是德拉克洛瓦的艺术的重要转折点,可以拿这幅肖像的色彩来证明,即它是沉着的、从观察中得来的,从整体上说,它没有出现任何不协和音。这幅肖像虽然不大,可是它是在他当时正忙于一系列创作:表现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场面(如1830年的《奔德战役》、1831年的《南锡战役》、1837年的《塔堡战役》)的间隙中绘成的。这里也仍然有他惯用的深红、淡紫、棕绿等暖色调,但画家赋予这些色调以真切感,表现了一个他最熟悉的形象所具有的沉静与冷峻,没有丝毫装饰性色调。这又似乎在告诉观者,他不想只当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还应重新找到通往古典风格"康庄大道"去(借用一位评论家对他的评论)。德拉克洛瓦在自己的日记和书简里,曾不止一次地抨击他那个文明社会的平庸,抨击沙龙中学院派艺术的空虚。但这不等于他要走向现实主义,德拉克洛瓦最终也没有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主义者。在所有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杰作中,这一幅画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特征,这好象是他战斗作息中的一个反顾,一个自我检阅。

图片关键词

K-34《十月》《October》朱尔斯·巴斯蒂安-勒帕热JulesBastien-Lepage

作者:巴斯蒂昂·勒帕热(1848-1884)出生于法国牟兹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家庭。他是学院派画家卡巴涅尔的学生,但他并不受学院派的局限。他从学院派获得严密的素描技巧,同时又对库尔贝、米勒等现实主义画家深深钦佩,对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光色的表现也极赞赏,并且将他们的色彩技巧吸收进自己的绘画之中。最可贵的是,在印象派绘画达到高潮的当时,勒帕热仍然坚定地遵循为生活,为平民而艺术的原则,他继承了法国绘画的民主主义传统。他唾弃学院派的保守主义,而保留其严格的造型;吸取印象派的长处,而拒绝其为艺术而艺术,排斥艺术的社会功能的观点。他以朴实无华的作品,按法国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予以描绘反映。因此他的作品思想性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许多画家,被称为米勒以后唯一能真实生动地再现苦难的法国农村生活的画家,可惜他只活了三十六岁。

   作品赏析:《十月》传承了学院派严谨的写实技巧和现实主义重客观、重典型的主题表现,同时汲取了巴比松画派重自然、重写生的绘画理念,显露出勒帕热平实、质朴的审美情趣。和学院派不同的是,勒帕热没有固守学院派的桎梏,在乡土绘画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摒弃了传统风景画中空气透视的绘画原则,把人物置于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来描绘,使人物形象的轮廓更加清晰,画中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绘画语言朴素,表现手法严谨而写真。

图片关键词

K-35《带贝雷帽和翻起衣领的自画像》伦勃朗Rembrandt

作品赏析:画中,一位头戴贝雷帽、身着立领衣的老人正静静地凝视着我们。一束暖黄的光线照在他的脸上,照出了他的皱纹,照出了他的眼神,也照出了他的一生。他就是伦勃朗。

伦勃朗于1606年生在荷兰共和国时期的莱顿。17世纪的荷兰正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宗教改革和尼德兰战争使荷兰成为独立的商业国家,科学、经济、艺术都达到了顶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时的荷兰大师辈出,伦勃朗就是其中最富有才华的一位。

年仅17岁的伦勃朗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放弃了莱顿大学的学业,转而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彼得·拉斯特曼学画。伦勃朗年少成名,无论是油画、素描、蚀刻画,还是肖像画、宗教画、历史画,他都得心应手,订单也供不应求。但伦勃朗晚年却遭遇不幸,作品不被市场认可,房产与收藏被迫拍卖,妻儿又纷纷离开人世。伦勃朗传奇的一生都被他自己记录了下来。

伦勃朗一生画了大约90幅自画像,大概是他所有作品数量的十分之一,但每一张自画像都能让人耳目一新。在这张《贝雷帽和立领衣自画像》中,伦勃朗采用了三角形构图,使得人物像一座灯塔一样稳稳地伫立着,平静而安详。在大面积深沉的棕褐色中,围巾的红色、手部的橘色、脸部的肉色如同三个渐次奏响的音符,带动了整个画面的气氛。

强烈的光影效果是伦勃朗最广为人知的特点。在他的画中,光线总是集中地打在某处,产生一种类似舞台中的戏剧性效果。他善于把明暗对比集中起来,以减少明暗对比的数量,使得明暗对比的力度得到加强。当我们眯起眼睛看这幅自画像时,似乎只有那张脸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伦勃朗是运用颜料特性的大师。在这张画中,不同材料的质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粗糙的脸、松软的头发、厚实的衣服、光滑的贝雷帽。除了通过颜色、明暗、阴影、反光、高光等来描绘材料质感,伦勃朗还试图用颜料的肌理去模拟材料的肌理。当我们把镜头拉近,会发现脸部的颜料层层堆叠,一丝一缕的笔痕分毫毕现;贝雷帽上的颜料润泽绵密,色块与色块之间衔接得柔美婉转;背景的颜料稀薄得透出棕色底子,透气而又微妙。颜料的肌理对比加强了油画的质感美,而厚薄对比又拉开了画面前后的空间。

在笔触的运用上,伦勃朗挥洒自如,粗犷大气。脸上的用笔缜密错综而环环相扣,准确地表达出脸部的结构与转折;鬓角处用笔杆勾出几根闪着银光的发丝,精彩至极;红色围巾上几笔潇洒快速的涂抹,展现出他的老辣与才思。

伦勃朗充分运用色彩的纯灰、光线的明暗、颜料的厚薄、笔法的松紧等手法,不但将画面的张力拉到极致,更是为了让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他那张苍老的脸上,那双充满故事的眼睛上。这张脸起伏不平,松弛下垂,额头与眼睛的四周满是皱纹,甚至还有些许红斑,嘴角收去了笑容,眉头紧锁。这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仿佛在审视这个世界,眼神中透露着坚毅,也有无奈,还夹着一丝悲凉的光。

这张自画像作于伦勃朗53岁那年,当时的他已处在人生的低谷,从曾经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沦落为美术品处理公司中的雇员。穷困与孤独的阴云笼罩着他,他不想向命运低头,但更不想背叛艺术。他主动忽视了当时正在兴起的古典主义风潮,与那种细腻精致的画风背道而驰,为自己贴上了粗犷豪放的标签。虽然在当时不受市场和批评家的欢迎,但历史证明伦勃朗是伟大的。

图片关键词

K-36《拿着喷壶的女孩》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

作者: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法国印象画派的画家、雕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到了1881年,他开始回归古典,同年他往意大利取经,回来后作品有了极大改变。不久后他又觉得自己的风格太严肃,于是再度采用粗犷自然的笔触却不失物体原有的外形。雷诺阿一生都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共留了6000多幅充满光与影的嬉戏的户外作品。

作品赏析:1876年,雷诺阿开始以女人、孩子这些他所擅长的对象创作轶事画像。《拿喷壶的女孩》就是雷诺阿成熟的印象主义风格和不同人物画像的不同要求相结合的成果。雷诺阿的着色带着印象派调色盘上的芬芳,又比他的风景画有更多的主观感,也更加正常。笔触均匀、精细轻柔,由其是在小女孩的脸部。

雷诺阿可能描绘的是邻居家可爱的小孩。雷诺阿的其他画作中也常常出现这一熟悉的有着金色卷发、闪亮的蓝眼睛、圆润粉红的脸蛋,微笑着的红色的嘴唇,穿着相似的形象。暗示着她是画家最喜欢的人物。《拿着喷壶的女孩》是画家优雅迷人风格的代表作。

图片关键词

K-37《桃子,银杯,葡萄和核桃静物》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

作者: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1699112日生于巴黎,1779126日卒于同地。法国18世纪市民艺术的杰出代表,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作品赏析:桃子、银杯、葡萄和核桃的静物画,大约17591760,让-西蒙·夏尔丹(法国,1699-1779)。在这幅小型静物画中,夏尔丹描绘了一个朴素的主题——三个核桃、四个桃子、两串葡萄和一个锡杯—但通过将它们排列成纯粹的几何分组并专注于它们的基本形式,赋予了它们巨大的意义。他通过光线在表面的作用和连续的油漆应用来暗示物体的各种纹理和物质。夏尔丹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桃子的毛茸茸的表皮、核桃的坚硬易碎的外壳、葡萄的半透明以及锡制杯子沉重而冰冷的外表。

图片关键词

K-38《穆索尔斯基像》《PortraitofM.P.MusorgskyII》伊利亚·列宾IlyaRepin

作者:伊里亚··列宾是19世纪俄罗斯美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核心人物。由于他的创作,使得西方美术史家们对俄国美术刮目相看。脍炙人口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以其超凡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震撼人们的心灵。20世纪初俄国歌手夏里亚宾以民歌为背景的一曲《伏尔加纤夫》,与美术相得益彰,加深了人们对俄罗斯文艺的情思。列宾创作视野广阔,他在风俗画、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等各类题材均有出色的创造。他的《伊凡雷帝杀子》、《意外的归来》、《给苏丹王的信》、《穆索尔斯基肖像》等等,使俄国美术史熠熠生辉。

作品赏析:列宾的肖像创作极丰富,所绘人物,性格鲜明,个性表现尤其精到。这是由他卓越的写实技巧所决定的,如这幅《穆索尔斯基肖像》即是其肖像代表作之一。这里描写穆索尔斯基在病重期间,强调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刚毅顽强的精神气质。画家以稍许仰视的角度去表现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头与胸形成一定的转动角度,目光犀利,刚毅的性格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列宾喜欢用一种轻松、欢快的笔调,描绘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类似于一种风俗画的肖像画。列宾对人物的姿态、手指的弯曲、衣纹和发式的细节,人物的心理和情绪,都进行了有力的刻划。

   1881年3月的一天,伊利亚·列宾从报纸上看到穆索尔斯基病重的消息。为了见朋友一面,列宾急忙赶到了彼得堡的医院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穆索尔斯基。当时穆索尔斯基才42岁,但看上去却像一个老人。列宾的到来,使他精神为之一振,从病床上坐了起来。就在这个病房里,列宾花了四天的时间,完成了穆索尔斯基肖像。之后没几天,穆索尔斯基就去世了。这幅画被特列恰科夫购去(现今收藏在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列宾把所得的全部报酬捐出来,在穆索尔斯基的墓前修了纪念碑。

图片关键词

K-39《浪子回头》伦勃朗Rembrandt

   作品赏析:《浪子回头》是伦勃朗晚期的一幅代表作,现藏于俄国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该作品绘制于1668—1669年,262厘米×205.1厘米,该画作描述的故事取自圣经,耶稣曾给人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向父亲要求财产,拿到钱后,他肆意挥霍,很快倾家荡产,不得不给人放猪维生。饥饿的时候,他甚至想吃猪的食物,却没有人给他。他终于悔悟,回到父亲身边,请求父亲的原谅,并表示改过自新,要做父亲的雇工。慈爱的父亲宽恕了儿子,他对人说:“我的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耶稣以此赞扬父爱的伟大和“浪子回头”的道理。在伦勃朗的画笔下,小儿子穿着棕黄色的内袍,双膝跪地,依偎在穿着红袍的父亲的怀中,破烂的鞋子从脚上掉落在地上,一身沧桑,衣不蔽体。画面中父亲已经年迈,看上去虚弱却非常慈祥,他的双眼因思念小儿子而失明,双手因痛心而痉挛,正颤抖地摩挲着小儿子的后背,似乎在呼唤着小儿子的乳名。而小儿子却低着头不敢仰面直视父亲,说着自己要痛下决心悔改的话语,让人感到激动又温暖。但是,画中小儿子的哥哥——大儿子,却处在画面的阴暗之中,与父亲激动拥住小儿子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大儿子的冷漠和排斥,袖手旁观。在父亲迎接小儿子的喜乐里,隐藏着之前的巨大悲伤。寻见小儿子的前提是失去,回头的另一面是从前的离开,只有深深体会浪子离家的含义才能体会什么是回头。这幅画中的小儿子似乎是伦勃朗自己年轻时的写照,把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整幅画面笼罩在暖红色的光线照耀之下,如同熠熠生辉夺人眼目的红宝石一般,在镜面中闪闪烁烁展示众人。画中的色调对比强烈,在浪子刻画的部分,所穿的黄色内袍和浪子跪地的石砖使用的是亮调子,而父亲背后的仆人和大儿子却处在漆黑的暗调子之中,从暗到亮涂抹的色层很通透,用色也很少,几乎只用“红与黑”,却可以让生动的色彩对比鲜明。模糊的黑色阴影,使人物在其中棕红色的空间中显出轮廓,父亲与浪子这组人像用色微妙,如同素描一般,父亲那红色的披肩,在画面中显得格外纯净。伦勃朗将光源集中在画面的视觉焦点上,而把其他细节都虚化在微弱黑暗的光影之中。与父子组合旁的次要人物连接在一起,画笔油彩和整体精神都交相呼应,并且无一笔法重复。次要人物组冷漠、毫无表情,让人想起伦勃朗后半生的蹉跎与境遇。一道长长的暖色调光和浓郁厚重的台阶在画的底边,使画面沿着方形底座有了纵深的空间感。在伦勃朗的艺术创作中,人是伦勃朗洞察和刻画的中心。对人内在气质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的作品别具一格。他作品的形象虽并不完美,却能体现心中微妙的精神情感,充斥着灵魂的美与崇高,颇耐人寻味。画家只有对人生有丰富经历和感悟加上非一般的洞察力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伦勃朗的基督信仰,不仅是他丰富题材的来源,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支柱,并且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浪子回头》呈现出他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灵魂信仰,支撑他在一无所有、受尽苦难的后半生直至晚年,依然创作出17世纪乃至人类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图片关键词

K-40《所罗门的审判》彼得·保罗·鲁本斯

作品赏析:《所罗门的判决》是鲁本斯PeterPaulRubens1617年创作。这是旧约圣经里的故事.两位妇人各抱一个婴儿来见所罗门王.其中一个婴儿已经死亡。两位妇人都声称活着婴儿是其亲生.并且为此争吵不休。她们希望所罗门王主持公道.究竟谁才是婴儿的亲生母亲。所罗门王不加思索.就建议公平的将婴儿切成两半.一人一半。此时其中一位妇人立即大哭承认孩子是对方的.所罗门王於是下令将孩子交还给哭泣的妇人.说:「孩子是属於那个不愿意看到婴孩被杀的母亲。

图片关键词

K-41《在温室》爱德华·马奈EdouardManet

   作品赏析:马奈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但是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内、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在1878年至1879年间,巴黎阿姆斯特丹街70号的一所温室曾是画家马奈的工作室,这一幅画作就是诞生于此。画中的人物是画家的朋友,吉列梅特夫妇。这是一对穿着讲究、时尚的夫妻,虽然俩人同时倚靠于一张长椅,但俩人的视线并没有交集,也不与观众对视,俩人手中的戒指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传达了俩人关系的亲密,女主人定睛看向远处的视线像是思考的状态,为画面营造了一股超然的氛围,也引起了众多艺术评论家以不同的方式讨论着俩人的关系。画作后来在1879年的巴黎沙龙中展出,让-巴蒂斯特·福尔曾向画家购买了多幅作品,其中也包括这一幅。到了1896年由柏林德意志国家美术馆购买,成为全球第一家购买马奈画作的博物馆。1945年还处于二战期间,这幅画作被撤离藏在默克斯一个矿井中保管,待战争结束以后被发现并受到保护,而当时参与营救的美军士兵与画作的留念合影,却一直以来被众多媒体错误地用作是纳粹掠夺艺术品的图片素材。那年,在温室里,马奈也为夫人画了一幅肖像画。

图片关键词

K-42《自画像》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

作品赏析:凡高自画像,从1886年到1889年之间凡高创作了40幅自画像油画,目前能找到具体出处的有39幅。此外,1885年及之后还创作了几幅素描自画像。凡高笔下的自己,时而西装革履,仿佛一位中产阶级;时而头戴草帽,像麦地里的农民;有时拿着画笔,有时叼着烟斗,表情有庄严、有狰狞、有呆滞、有平和,唯独不见微笑。通过自画像这一形式,梵高为我们展现了他的愤怒、疯狂、孤独、忧郁和质疑,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他的勇敢、热情和用生命燃烧自己的不朽形象。也许,梵高,永远充满希望,也永远充满绝望。在这幅自画像中,蓝绿两色的背景衬托出肖像中心的红胡子和微眯的眼睛。不过到创作这幅自画像的时候,已不再是由眉毛、眼睛、胡子来表现相貌的生动性,在这里生动性是通过画面上彩色纸屑似的小点或者说是细小的波纹来表现的。眼睛和眉毛变成了中心,画笔从这个"中心点"出发,流畅地向四周挥洒,桔红色的胡须像是由头部向外冒出的火焰。画家使用这种画法时是小心谨慎的笔触"粗糙"或者说"鲁莽"给肖像平添了生气,并且使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了时代特征,同时却没有破坏画像的完整性。这幅带装饰性红色和绿色碎点的自画像与亚历山大·里德的肖像如出一辙,在这些画里,凡·高并不想将自己与中产阶级社会的特定世界及美术生意的现实隔绝开来。他的自画像都适应那样的世态。富有动感。在梵高的自画像作品中,服饰部分总是画得十分仔细,这也暗示了梵高是个喜欢穿戴得漂亮潇洒的人。他并不是漂漂亮亮的浪荡子或"现代生活中的画家",而是把自己装束成了中产阶级的绅士,或许这是模仿了德拉克洛瓦的"自画像"。德拉克洛瓦也是梵高最推崇的一个榜样,他的自画像梵高在卢浮宫里是可以看到的。这幅带装饰性红色和绿色碎点的自画像与亚历山大·里德的肖像如出一辙,在这些画里,梵高并不想将自己与中产阶级社会的特定世界及美术生意的现实隔绝开来。他的自画像都适应那样的世态。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潦倒、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梵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

图片关键词

K-43《布罗格利公主肖像》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

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829-1867114日,出生于法国蒙托邦,新古典主义画家、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西南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颇有天赋。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主义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作品赏析:这幅画是十九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安格尔在七十三岁时完成的作品。《布罗格利公主》模特儿裸露的削肩,以及从胸部到腰部过短的距离,都是安格尔独特的夸张手法。这种经过计算构图显得画面更加协调。布罗格利身着漂亮蓝色绸裙,神态自如地靠在椅背边。画家以熟练的古典精致写实画法,将这位公爵夫人恬淡的性格,十分含蓄而又抒情地表现出来:她神情专注,嘴角微露笑意,圆润的脖颈上配戴着十字花纹的金项链,洁润如玉的双臂,纤柔的手腕上饰有晶莹闪烁的珠翠珍宝以及透明花边都被细腻极致地描绘如真,不同织物的质感展现在观众前面,令人惊叹不已,画家是女性美的崇拜者和表现者。画中的蓝色晚礼服逼真到看不到画刷刷过的痕迹。背景上的徽章是公爵和妻子两个家族徽章相结合后的纹样。布罗格利公主》是安格尔一生中倒数第二幅人像,最后一副画,画家献给了自己的妻子。画的订购者是法国皇室贵族阿尔伯特·布罗格利,画中人正是他的妻子。当时,通常情况下金主通常会订购夫妻双人肖像,但阿尔伯特认为自己过于丑陋,不配现在美丽的妻子身边。安格尔属于新古典主义画派,追求严谨的,具有普世意义的美感。安格尔风格通常很好辨认——将现实经过理想化包装后示人——意味着不合实际的比例、详细而具有光泽感的衣物褶皱,缺乏骨骼感。安格尔所生的年代,拿破仑带领法国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却在一场败仗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为法国留下了一片残败与贫穷。这种由极盛转向极衰的巨变,在安格尔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他们难以接受废墟的现实,于是致力于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这幅画完成七年以后,布罗格利公主与世长辞,留下了5个孩子和哀伤的丈夫。按照当时的习俗,这幅画被蒙上细纱挂在家里,这位丈夫出版了妻子生前所做的神学文章,终生没有再娶,独自生活了40年。

图片关键词

K-44《圣母与圣婴和圣约翰》拉斐尔Raphael

作品赏析:《圣母子和圣约翰》是拉斐尔RaffaelloSanzio1507年创作,文艺复兴盛期作品,作品尺寸122x80cm,使用材质油彩和木板,目前该作品由巴黎罗浮宫Musee保管。

目前传世的拉斐尔圣母子画像中.有很小幅的.也有大型的祭坛画.呈现的气氛也各有不同。这幅亲和的圣母子像.又有《绿野的圣母子》之称.是拉斐尔停留在佛罗伦斯时所作的。过去几世纪.画中圣母的容貌一直被许多艺术家视为美的模特儿。圣母子是拉斐尔最常创作的主题。由於这是基督教世界非常普遍的题材.创作的数量自然也最多.拉斐尔虽然也时常画同样的主题.却不曾限於千篇一律.是一位相当难得的画家。在他的画中常可看到新的尝试.这都是为了构图上的调和而作的必然融入.绝对不是只是在标新立异。

拉斐尔(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出生于意大利东部的乌尔比诺,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跟随父亲学画。后来到佛罗伦萨后.更是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拉斐尔的重要作品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美丽的女园丁》、《椅中圣母》拉斐尔出生於义大利西北威尼斯和佛罗伦斯之间马尔凯省的一个小镇乌尔比诺(Urbino),父亲是公爵的法院画家。拉斐尔在父亲的感染下,年幼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是义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及建筑大师,以罗马梵谛冈的圣母像最为人所推崇。天才横溢的吸收任何他所看、所经历、所被教导的事物,能快速的转换为他所拥有。与LeonardoMichelangeloTitian相比,他无疑是当时最出名的一位。他的着名宗教画圣母系列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他的画即使是《圣乔治大战恶龙》的场面看起来也是平静安详的。他为梵蒂冈教宗居室创作的大型壁画《雅典学园》是经典之作,他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画作一样。拉斐尔於1520年高烧猝逝於罗马,终年37岁,葬於万神庙。

图片关键词

K-45《干草堆系列--夏末》莫奈

作品赏析:《干草堆》是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克洛德·莫奈的绘画作品。莫奈创作的另一个特征是不重视题材的意义和思想内容,作品的题材不过是光的象征而已,因而他对人物、事件几乎不感兴趣,而专描绘风景,他表现的题材单调、平凡。1890年他画了十五幅《干草堆》,大都是从同一地点描绘几堆同样的稻草堆而已,但每一幅都是不同的时分画出的,意在追寻光的变化、色彩的瞬间效果,并都忠实地描绘出来,因此看来题材只不过是莫奈探索光与色的一种物质承担者。绘画从印象主义画家开始由意义世界解放出来,向题材的光、色的形式世界转换,对于他们来说,题材无所谓高贵,追求光的效果,憧憬色彩的变化,赞美太阳的光芒,以达到纯艺术境地。从这个意义上看,印象主义拓宽了题材表现的范围,在人们看来单调乏味的一堆稻草,而莫奈则可谱写出色彩鲜活赋有生命质朴感的长诗组曲。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个特色。比如189091年间,对同一干草垛,画家分别对在不同季节的早、午、傍晚的阳光下,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又一次表达了对光与影的完美诠释,创造了梦幻般的色彩传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莫奈的作品以色彩和光线的精巧运用著称,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莫奈的这一组《干草堆》一共画了十五幅,就是为了赌气证明:同一样东西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从这两幅画中还可以看出印象派画家的另一个曾经倍受众人嘲笑的信念----影子也是有颜色的。莫奈对同一主题反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与气氛,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乐,创作了印象派的颠峰之作。他一生的精力,主要用在表现外光的探索上,一幅幅画作,对外光和空气氛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而随着印象派诞生一百多年来受人们的喜爱,莫奈成为享誉非常长久的画家。他画中的各种风景、光波粼粼的水景、花开的原野、浸淫在阳光下行乐度假的人们,吸引无数人的欣赏、惊叹与灵感。莫奈画作的群众魅力,深刻印证了艺术的永恒与人类的文化亲和力。

图片关键词

K-46《睡莲》莫奈Monet

作品赏析:巨幅《睡莲》组画的作者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的克劳德·莫奈。

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这幅画开始创作时莫奈已经74岁高龄,持续12年直到莫奈86岁去世为止。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莫奈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在莫奈的《睡莲》中,与其说他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他是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他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画面的水呈浅蓝色,有时像金的溶液,在那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反映着天空和池塘岸边以及在这些倒影上盛开着清淡明亮的睡莲。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18401114-1926125),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图片关键词

K-47《喷泉》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

作品赏析:《喷泉》是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1907年创作,人物画作品,写实主义作品,作品尺寸71.4x56.5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作品由伊利诺州芝加哥艺术机构The保管。

作者:萨金特,美国艺术家,因为描绘了爱德华时代的奢华,所以是「当时的肖像画领军人物」。他在一生中创作了900幅油画,2,000多幅水彩画,以及无数幅素描画、炭笔画,他的画作描绘了他游历世界各地时的所见所闻。萨金特的父母皆为美国人,不过他迁居伦敦之前,都在巴黎接受训练。1881年萨金特荣获沙龙银奖,但1884年这幅肖像画「X夫人」在法国却遭到强烈抨击,萨金特一怒之下离开了巴黎,定居伦敦。1897年他成为皇家美术院院士,1907年他拒受爵士位,因为他自称是美国人,所以在英国水彩画史和美国的画家介绍中都有萨金特。萨金特的绘画技巧,尤其是他後来被人推崇备至的笔触,在一开始就显得相当出色。他的肖像画带有雄伟风格,而非正式的手稿和风景画,则可看到印象主义的影响。萨金特进入晚年後,开始对肖像画创作的规条产生矛盾情感,转向壁画和外光主义画作创作,大半生都在欧洲渡过。

图片关键词

K-48《窗帘静物》保罗·塞尚PaulCézanne

作者:保罗·塞尚(Paul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作品赏析:《静物与窗帘》(英文:StillLifewithaCurtain)是法国艺术家保罗.塞尚于1895年所作。

在塞尚的静物作品中,苹果常常成为他写生的“静物”,几枚苹果凌乱地放在铺着台布的桌子或者果盘里,是一幅特别有意味的画面。当塞尚的静物苹果出现时,西方美术界为之震惊。这是只没有政治,没有所谓思想,没有雄心壮志,不急不躁,不会故作深沉的苹果,它清新芬芳真实可触,忠实于自己的自然属性,安静而光泽。塞尚画笔下的所有女人,似乎都有着苹果般的气质,她们坐在那里,没有所谓为了前途而疯狂打拼的野心,她们安静到只是一只苹果。

从《静物》可以看出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画风特色。在这幅画中,整体关系犹如一张网络,所有物象在网络上各得其所。任何细节和局部似乎都不可随意挪动,否则,整个结构便会失去平衡。对此西方曾有人评论说:“如果试想从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中拿一个东西,立即就好像到了你手里;而如果想从塞尚的静物画里挪动一只桃子,它就会连带把整幅画一起拽下来。”从这幅画中可以深刻体会评论的含义。静物窗帘,此展品的尺寸为55x74.5cm。在作品的主题中,这部作品可能是塞尚最伟大的静物画之一。但是塞尚对传达物体的不同纹理不感兴趣,就像17世纪的荷兰画家一样:物体对他来说很重要,只要它们呈现出清晰的三维形式。不同质量的对比,以共振光为模型,创造了一个动态的组合,给空间带来了一种张力。同时,绘画以形式和色彩的平衡为主导,在这个物质世界中创造了一种统一和稳定的印象。尽管主题平淡无奇,但静物的组成部分仍然存在于一个超现实、本质价值的世界中。它们体现了自然的强大能量,永恒而永恒的变化。

图片关键词

K-49《圣母无原罪始胎》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BattistaTiepolo

作者: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常被称为詹巴蒂斯塔(Giambattista),巴洛克及洛可可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威尼斯画派最后的代表人物。

作品赏析:《圣母无原罪始胎》圣母玛利亚出现在地球和新月之上,脚踏象征原罪的大毒蛇,头上出现圣灵鸽。玛利亚被天使和一些她的特有物件(包括一枝百合花、棕榈枝、喷泉和镜子)所围绕。这个场景展现了圣母玛利亚惯常的怀孕姿态,不受原罪的破坏。本作品是应阿兰胡兹的圣帕斯卡教堂之委托所作。《圣母无原罪始胎》是意大利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1696-1770)的作品。这幅画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于17673月委托蒂埃波罗为当时在建的阿兰胡耶斯圣帕斯夸尔教堂(ChurchofSaintPascual)制作的七幅祭坛画之一。这最初是一个Alcantarine(方济各会)修道院,后来分配给概念派修女。

这幅画是在1767年委托绘制的,当时无玷圣婴已经是一个常见的艺术主题,无玷圣婴节(128)已在1708年被恢复到圣徒历法中,尽管它的神学直到1854年教皇庇护九世的声明才确定为教义它代表着无玷圣婴,这是天主教会的一个传统,认为圣母玛利亚在受孕时没有原罪它描绘了圣母玛利亚,被天使包围,戴着一圈星星她践踏着一条蛇,代表她战胜了魔鬼。百合和玫瑰是指hortusconclusus(“封闭的花园”),象征着玛丽的爱,贞洁和纯洁。这幅画现在藏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

蒂埃波罗的祭坛装饰物在教堂内安放后不久就被转移到邻近的修院。取而代之的是由安东·拉斐尔·孟斯(AntonRaphaelMengs)创作的同一主题的布景,他的新古典主义更符合查理三世的口味。最终,《圣母无原罪始胎》于1827年被转移到普拉多博物馆

TheImmaculateConceptionisapaintingbyItalianpainterGiovanniBattistaTiepolo(16961770).ThepaintingwasoneofsevenaltarpiecescommissionedinMarch1767fromTiepolobyKingCharlesIIIofSpainfortheChurchofSaintPascualinAranjuez,thenunderconstruction.ThiswasoriginallyanAlcantarine(Franciscan)monasterythatwaslaterassignedtotheConceptionistnuns.

Thepaintingwascommissionedin1767,atatimewhentheImmaculateConceptionwasalreadyacommonthemeinart,theFeastoftheImmaculateConception(8December)havingbeenrestoredtotheCalendarofSaintsin1708,thoughitstheologywouldnotbedefinitelysettledasdogmauntilPopePiusIX'sdeclarationin1854.[1]ItrepresentstheImmaculateConception,atraditionoftheCatholicChurchstatingthattheVirginMarywasconceivedwithoutoriginalsin.[2]ItdepictstheVirginMary,surroundedbyangelsandcrownedwiththecircleofstars.[1]Sheisshowntramplingasnake,representinghervictoryoverthedevil.Theliliesandtherosearereferencestohortusconclusus("enclosedgarden"),andsymbolizeMary'slove,virginityandpurity.ThepaintingisnowinthePradoMuseum,Madrid.[3][4][5]

Tiepolo'saltarpiecesweretransferredtotheadjoiningconventsoonaftertheywereinstalledinthechurch.TheywerereplacedbyanidenticallythemedsetbyAntonRaphaelMengs,whoseneo-classicismwasmoretoCharlesIII'staste.FinallyTheImmaculateConceptionwastransferredtothePradoMuseumin1827.

图片关键词

K-50《照镜的维纳斯》提香Titian1555

作者:提香为伟大的威尼斯画家,义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派。提香被他的同代人称为群星中的太阳(对照但丁《神曲:天堂篇》的最后一行)。他是意大利最多才多艺的画家之一,同样擅长肖像、风景、神话和宗教题材。他的绘画方法,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和选择上,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画家和后世的西方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赏析:这幅画中的维纳斯对自己的美看得入迷.她那眩眼的肉体、褐色的毛发.以及盖住下身映着微弱光线的天鹅绒.这些美妙的色彩创造了令人喘不过气的感官之美。这幅画所表现的华丽与魅力已经超越古典的规范.并且为I6世纪的艺术家提示了新的艺术典型。出生在义大利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山区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带他游历威尼斯,後来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Bellini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斯。当BelliniGiorgione相继亡故後,提香就完全支配着此共和国的美术地位。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主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在宗教画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作品洋溢着欢欣的情调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1533年查理五世封他为授以贵族称号後,则画了《西班牙拯救了宗教》和《菲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斐迪南献给胜利之神》等趋逢权贵的作品。他的肖像画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中年画风细致,稳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则笔势豪放,色调单纯而富於变化。在油画技法上对後期欧洲油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提香所作的就是最着名的、最伟大的工作」如此的被形容,但他的艺术成就并不能代表他的个性,他是贪得无厌之徒,并利用其身份与地位去助长自我的目的。这幅画被认为是提香和他的工作室创作的至少30幅类似作品中现存的最好版本。这幅画在问世之后一直归这位艺术家所有,直到他于20多年后去世。提香将如此高质量的画作保存如此之久的原因是不确定的,但这幅维纳斯可能是那些为他工作或拜访过他的人的灵感来源。对于工作室的成员来说,她可能是用于复制的样板,这幅画可能促使参观者为自己订购类似的图片。

图片关键词

K-51《退役的铁梅雷尔号战舰》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MallordWilliamTurner

作者: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MallordWilliamTurner1775423-18511219日)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

作品赏析:透纳的风景画尤其是表现海上景色的海景画十分生动。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总是为反映人的感情而服务的。面对大自然无法控制的力量,会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大自然的伟大,这使得透纳成为开创一代画风的风景画大师。创作于1838年的《退役的铁梅雷尔号战舰》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画面描绘了一艘屡建战功的帆船——夕阳下,平静的海面上,战舰铁梅雷尔号正被一艘使用蒸汽机的轮船拖回码头拆卸的情景。历经战火的战舰和小轮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趋势,然而,画家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并不在此,而是夕阳西下时海上那迷人的光色变化。海面上奇妙的景色,夕照的余晖,使画面产生了灿烂夺目的光感,令观者感到一种雄浑磅礴的气势。透纳具有过硬的写实技巧,在表现手法上却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他的风景画多表现大海、云雾、大气等,同时也非常注重作品的光色效果和画面的表现。画面中的事物沐浴着光线,闪耀着美丽,然而却不是安宁的而是运动的,不是单纯和谐的而是壮丽炫目的。他对大自然光色变化的观察研究和熟练的绘画技巧,极大地捉高了油画色彩的表现力,给后来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以启示,并把欧洲的油画艺术从古典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图片关键词

K-52《拾穗者》《TheGleaners》米勒Jean-FrançoisMille

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Millet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一个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作品赏析:米勒描写的拾麦这种行为在以前的法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麦田的主人,在收割的季节允许一些儿童和妇女到田野里拾取麦穗,相传这种习惯,是古代希伯来人传来的。米勒用这样个寻常的拾穗动作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虽然从某方面来讲,允许贫苦人民在田间捡拾麦穗体现了粒粒皆辛苦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拾穗这种行为又恰当地体现了农民生活的疾苦。米勒没有用上层人民作为画面的主人公,而是选用三个普通的农民,并且是三个妇女,动作上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一样真实的农民在田地里干活的场面,因为在米勒看来,脚踏实地劳动着的农民形象本身就是美的,米勒只是把平凡生活中最能反映人物内心本质的一瞬间定格下来,拾穗虽然是很常见的动作,却在作者的画笔下得到了升华。画面中她们没有愤怒,没有埋怨,只有虔诚地捡麦穗,这种虔诚好似无声的呐喊,震撼着统治阶级。在画面右上方有一个骑在马背上仿佛地主管家的人物,他用手指着那些干活的农民,似乎嘴里还在斥他们,这个细节点明了农民是在给地主干活,他们劳累了一年,也没有带来富裕,还要靠拾麦穗来补充口粮,多么让人心酸的场面。三个农妇在烈日下拾捡麦穗辛勤劳作的画面,使富饶的农村丰收景象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深刻揭示了背后的阶级矛盾。农民画在19世纪产生并表现出深刻的阶级矛盾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画面中三位农妇都着头巾,但米勒却使用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红、黄、蓝三原色在这里运用得十分巧妙,画面整体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沉稳浓郁的色彩融于柔和的黄色调子中,使整个画面安静又庄重。前景中的安静和后景中紧张的劳动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又把前景同后景的劳动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画面和谐,如同一曲交响乐。米勒笔下的形象都不很细致,五官是模糊的,只以粗线条来勾勒人物的大轮廓,以其人物造型来体现其生动性。

在构图上,米勒采用了黄金分割率对画面进行整体安排,红头巾的农妇是整幅画的黄金分割点,蓝头巾的农妇是红头巾的农妇与画面左边边界的黄金分割点,而黄色头巾的农妇又是红头巾的农妇与画面右边边界的黄金分割点。画面三个主人公均处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使画面和谐均衡,体现了米勒精心巧妙的构图设计。这幅画与米勒的其他作品比较,在构图上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即前景的人物都在地平线以下,不像《晚钟》《数羊女》中的人物超越地平线。而且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不像《晚钟》《数羊女》是在低头祈祷,表现农民纯补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同时,近景的三位主人公形象大小上要比远景的麦草堆、马车、收获人的形象高大许多,按照这种比例来说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非常遥远,可是当你看画面时后面的形象又清晰可见,作者刻意地奇张前景与后景的比例关系,来表达画面的主题思想。仔细观察这幅作品可以发现三个主人公的视平线不同,最右边半起身的农妇,可以看到她的脸和手心,表明观察描绘她的视平线在她的下面,需要仰视她,而左边的两个农妇,可以完全看到她们的背部,说明视平线在人物的上面,需要俯视她们。据说画面中的的三位妇女是以米勒的祖母、母亲和姐姐为原型创作的。右方站得较高且一手扶着盖的像是祖母,看起来年龄稍大些,体态微胖:中间的妇女像是母亲,她最耐劳苦,从穿着上看她双臂上带着护袖,想想必是家里干活最多的,她拾得麦穗也最多,挂在身上的袋子里面已经装满了遗落的麦穗:左侧的是一位年轻的农家女,应该是女儿,她戴着蓝色头市,体型苗条,她俯身拾穗的动作很敏捷,右手拾起麦,又马上由左手拿到背后,姿态显得非常优美。虽然从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表情,但从体态动作和衣着上依然可以分辨她们的年龄和身份。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位女神。法国艺术评论家朱理·卡斯塔奈里: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他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

图片关键词

K-5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JohannesVermeer

作者: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VermeerJanVermeer),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16321031—16751215日),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第三个重要代表。荷兰在17世纪是欧洲经济繁荣的强国,文化艺术相当发达,产生了哈尔斯、伦勃朗,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作品赏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是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该画描绘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看似带有一种既含蓄又惆怅的、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平实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净化人类心灵的魅力。该画采用了全黑的背景,十分烘托少女外形轮廓,似乎她是黑夜里的明灯,微微的光彩,不夺目不耀眼,十分温和。画面之中构成强烈视觉效果。在该画中,维米尔描绘了一名身穿黄色外衣,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这种既含蓄又惆怅的、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在维米尔的笔下熠熠生辉,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平实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净化人类心灵的魅力。画面另一个令人瞩目之处,在于少女左耳佩戴的一只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似隐似现。既是点睛之笔,也有特殊寓意。珍珠在维米尔画中常象征贞洁,因此有专家认为该画很可能画于少女成婚前夕。在画作中,作者以闪烁着光芒的珍珠耳环将少女明亮的双眸、娇嫩的唇瓣白色的衬衣领口耳后的黑暗空间等分散区域结合在一起,使之构成一个鲜活的整体。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漫射光线的微妙变化来表现画作各处的质地和形状,在这一点上其甚至已经达到了煞费苦心的绝对精确,不论是少女耳朵上的珍珠耳环,还是头巾服饰抑或是面部,都用大胆的明暗区分和较纯的颜料给予鲜明的诠释,这既实现了绘画的精确和细腻的完美表现,却又不使画面看起来有任何费力或刺目之处。在深度背景的映衬下,少女仿佛从暗处以光彩十足的凛然姿态出现,用最亮丽的光影突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力。维米尔特别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柠檬黄是作为少女头巾中的一小部分而出现的,并且与蓝色是贴合在一起的。黄、蓝头巾,棕色衣服,仍是惯用的三原色搭配,只是稍微减少了红色的分量,头巾中的黄、蓝两色面积占画面比重不能都不大,尤其是柠檬黄这种极高调的颜色与占大比重的衣服统一了色系,这样使画面没有变得脆弱、易碎,也没有把作品拉到大红大绿的过于俗气中,看上去很和谐,很安静。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北方的蒙娜丽莎

图片关键词

K-54《宫娥》委拉斯开兹DiegoVelázquez

作者:委拉斯开兹(DiegoRodriguezdeSilvayVelazquez1599年-1660年),又译名委拉斯贵支,全名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对后来的画家影响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对印象派的影响也很大。

作品赏析:此画画面上,作者委拉斯凯兹站在最左面,手上拿着画笔,表情严肃,接下来从左至右分别为玛丽亚、小公主玛格丽特·特蕾莎、伊莎贝尔,玛丽亚和伊莎贝尔二人是玛格丽特·特蕾莎公主的侍女。再向右是小矮子玛丽芭波拉和波图萨托,后者的脚正踏在一条闭目而憩的猎狗身上。在她们身后站着一男一女,女士为马塞拉,王后的典衣侍女。男的因处在阴影之中,身份难以判定。画面最后站在门口的那个人是委拉斯凯兹的亲戚涅托,正在注视着室内的情景。在画面中央位置的一面镜子里,映出了腓力四世夫妇的影子,他们正摆出姿势让委拉斯凯兹描绘,他们既是画中的委拉斯凯兹笔下的模特,又是画中场面的旁观者。该画具有风俗性的特色,从生活的情趣出发来描写宫廷中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在宫廷里的人们并不快乐,他们受着枯燥礼仪的拘束,连高贵的小公主也是这样,她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也必须保持仪态的摆出一种矜持的姿势。画家打破宫廷肖像固有的原则,并没有像传统绘画那样把国王夫妇摆在画面的中心,而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这样的构图是很大胆的,多少有一点随意性,他的这种做法是宫廷肖像画的一种改革,画面上的人物不再是呆板地排列在一起,而是尽量处在自然的状态之中,从门及侧面窗子射进来的自然光运用得很出色,光线均匀地散布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宫娥》这幅作品的中心人物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小女儿玛格丽特·特蕾莎公主,她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摆出端仪的姿态。左边的一个宫女跪下来,向她奉上一些茶点,但小公主全然不理会,似乎比较任性。玛格丽特·特蕾莎右边的一个宫女正鞠躬行礼,仿佛是在祈求公主用膳,在画面的右下角,是两个供宫廷取乐的侏儒和一条打瞌睡的狗,而公主后面站着的两个年长的仆人可能是玛格丽特·特蕾莎日常生活的监管者,他们好像正在议论着什么又被突然打断。整个画面最为有趣的是委拉斯凯兹将自己安排在了画面之中,他手持调色板站在巨大的画板后,无比神奇,俨然就是他为自己画的一个肖像。委拉斯凯兹刻意突出了自己胸前佩戴的爵士勋章,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以显示出自己的尊贵。大厅的出口站着守卫的士兵,他并没有挺直自己的身躯,他的一只脚站在了更低的一层台阶上。透过画面墙壁上的镜子显现出来的人物,正是国王腓力四世和王后玛丽安娜,他们吸引了现场所有的眼神。但是,是委拉斯凯兹在给国王夫妇绘制肖像,由于玛格丽特·特蕾莎公主的突然出现为画家的创作带来了麻烦呢,还是画家为玛格丽特·特蕾莎绘像,由于小公主的任性难以配合,而此时国王和王后突然到来,使整个画面的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尊贵的玛格丽特·特蕾莎小公主旁每个人物都流露出慌张的神情,只有画家是那么镇定自若。而此时,从侧窗打入室内的光完全把画面定格在了这一瞬间,这一瞬间犹如照相机迅速按下的快门,非常真实。这幅高度达3米的作品,画面的每个物体与实物同等大小,这些正显示出了委拉斯凯兹高超的技法。画家将每件物体都刻画得相当到位,毫不敷衍。质感、形体、空间、明暗的处理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画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时间片段的塑像。这幅作品完成之后就一直放在腓力四世的书房,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偷看。在委拉斯凯兹1660年去世后,腓力四世立刻让人重新修复了这幅作品,并且在委拉斯凯兹的胸前画上了一个红色的神圣十字架。

图片关键词

K-55《号角杯静物》《StilllifewithDrinking-Horn》威廉·卡尔夫WillemKalf

作者:威廉·卡尔夫(WillemKalf1619-1693年)荷兰黄金时代画家、静物画家,卡尔夫还是一名艺术品经销商和鉴定人,作品是巴洛克风格,作品以奢侈静物为主。他成熟的静物作品在荷兰语中被称为“Pronkstilleven”,意思是炫耀的静物,指的是奢侈的人造物品的展示。

作品赏析:这种静物画是17世纪荷兰最受欢迎的流派之一,它歌颂了在不同表面和纹理上描绘光的游戏所面临的挑战。看看这位艺术家是如何描绘土耳其地毯编织上的微妙亮点、银器和玻璃上的光泽、柠檬湿润的果肉和其果皮糯滑的质地的。细节是如此精细和令人信服,如果你仔细观察左边玻璃边缘的微光,你甚至可以分辨出一扇窗户的反射。但这幅画充满了活力和细节。看看这幅画上野牛角的有力曲线,它们从图画的顶部向下扫过,以及它们是如何被下方龙虾的拱形尾巴所抵消的。龙虾鲜红色的外壳和下垂的触须表明它已经被煮熟了,但它那对尾巴和眼睛里凶巴巴的光芒似乎暗示着另一种情况,这给整个构图增添了力量和张力。也有宁静和宁静的时刻,被阳光照在玻璃瓶和玻璃杯里。这些物品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展示画家的精湛技艺,也是为了赞美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龙虾是一种奢侈的食物,柠檬是稀有而昂贵的,就像精美的玻璃、东方地毯和银色餐具一样。有红酒和白酒,增加了一种放纵和富足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反映在丰富的色彩上,被深色的背景所抵消。这是一种典型的组合,在当时被称为“Pronkstilleven”或“炫耀静物画”。艺术家威廉·卡尔夫(WillemKalf)是它最著名、最成功的倡导者。他出生在鹿特丹,但在1653年,34岁时,他在阿姆斯特丹定居。这幅画可能是在那之后不久完成的,当时他正在确立自己在荷兰的主要静物画家地位。这件作品可能是受阿姆斯特丹圣塞巴斯蒂安弓箭手协会的一个或几个成员委托创作的。它是公民卫队的一部分,旨在保护城市免受攻击,但也是一种地位较高的绅士俱乐部。与公会的联系是由银座的复杂底座暗示的,它承载着饮水角。它描绘了他们的保护人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他被绑在一棵树上,被箭射中,由迫害他的两名罗马士兵看守。在山顶上,一只狮子手持刻有阿姆斯特丹城市纹章的盾牌。射箭的主题也体现在桌子下面的支架上,它被雕刻成罗马神丘比特的形象,丘比特以他的爱情之箭而闻名。如果这是一个公会,而非个人的委托,它很可能会挂在他们的总部,阿姆斯特丹辛格尔运河上的一个射击场,被称为Handboogdoelen。这座建筑仍然存在。

Thisstill-lifepainting–oneofthemostpopulargenresinseventeenth-centuryHolland–celebratesthechallengesofdepictingtheplayoflightondifferentsurfacesandtextures.LookatthewaytheartisthasdepictedthesubtlehighlightsontheweaveoftheTurkishcarpet,thesheenandlustreonsilverandglass,themoistfleshofthelemonandwaxytextureofitspeel.Thedetailissofineandconvincingthatifyoulookcloselyatthegleamoflightontherimoftheleft-handglassyoucanevenmakeoutthereflectionofawindow.

Butthispictureisfullofenergyaswellasdetail.Lookatpowerfulcurvesofthebuffalohornwhichsweepdownfromthetopofthepicture,andhowtheyarecounteredbythearchedtailofthelobsterpoisedbelow.Thelobster’sbrightredshellanditsdroopingantennaeconfirmthatithasbeencooked,butthesetofthattailandthemenacingglintinitseyeseemtosuggestotherwise,addingpowerandtensiontothecomposition.Therearemomentsofstillnessandserenitytoo,capturedbythesunbeamswhichglowinthedecanterandglasses.

Theseobjectswerenotonlychosentodisplaythepainter’svirtuosity,theyalsocelebrateasumptuouslifestyle.Lobsterwasaluxurydishandlemonswererareandexpensive,aswerethefineglass,orientalrugandsilvertableware.There’sredandwhitewine,addingtoasenseofindulgenceandplenty–asensealsoreflectedinrichcolours,offsetbythedarkbackground.

Itisacombinationwhichistypicalofwhatwasknownatthetimeasa‘Pronkstilleven’or‘ostentatiousstilllife’.Theartist,WillemKalf,wasitsmostfamousandsuccessfulexponent.HehadbeenborninRotterdambutin1653,attheageof34,hesettledinAmsterdam.Thispaintingwasprobablymadejustafterthat,whenhewasestablishinghimselfastheleadingstill-lifepainterinHolland.

Thisworkwasprobablycommissionedbyamember,ormembers,oftheSaintSebastianArchers’GuildinAmsterdam.Itformedpartofthecivicguard,whichwasintendedtoprotectthecityfromattackbutwasalsoasortofhigh-statusgentlemen’sclub.Theconnectionwiththeguildissuggestedbytheintricatebaseofthesilvermountwhichholdsthedrinkinghorn.Itdepictsthemartyrdomoftheirpatron,SaintSebastian:he’stiedtoatree,shotwitharrowsandguardedbyhispersecutors,twoRomansoldiers.AtthetopofthemountalionholdsashieldbearingthearmsofthecityofAmsterdam.Thethemeofarcheryisalsoechoedinthesupportunderneaththetable,whichhasbeencarvedintoafigureoftheRomangodCupid,famousforhisarrowsoflove.

Ifitwasaguild,ratherthanapersonal,commission,itmaywellhavehungintheirheadquarters,ashootingrangeontheSingelCanalinAmsterdamwhichwasknownastheHandboogdoelen.Thebuildingstillexists.

图片关键词

K-56《圣日耳曼的露台的春天》西斯莱AlfredSisley

作者:阿尔弗雷德·西斯莱是一位印象派风景画画家,他出生并在法国度过了大半生,但保留了英国国籍。他是最一贯的印象派画家,他致力于画露天(即户外)的风景。他很少涉足人物画,不像雷诺阿和毕沙罗,他发现印象派满足了他的艺术需求。

作品赏析:阿尔弗雷德·西斯莱与其他印象派画家的区别在于他对山水画的执着。1872年,他举家迁往鲁维西恩,在那里他画了附近圣日耳曼莱的塞纳河流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画了近900幅油画,主要是风景画,从枫丹白露和卢维西恩森林,伦敦到莫雷和威尔士。他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田园环境的宁静上

圣日耳曼的露台,春天代表塞纳河河谷的全景,并捕捉到与春天相关的光。这幅画描绘的是一片看似无边无际的乡村。这条河蜿蜒流经巴黎,在前景中,工人们在葡萄园里工作,一个孤独的女人走过果园。远处有一座城堡,1682年以前一直是皇家宫廷的所在地。这幅画的现代风格包括蒸汽拖船拉驳船和铁路桥。

AlfredSisleycanbedistinguishedfromotherImpressionistsbyhiscommitmenttolandscapepainting.In1872,hemovedhisfamilytoLouveciennes,wherehepaintedthenearbyviewoftheSeineValleyatSt.-Germain-en-Laye.[1]Overthecourseofhiscareerhepaintednearly900oilpaintings,whichweremainlylandscapesspanningfromtheforestofFontainebleauandLouveciennes,LondontoMoretandWales.Hewouldoftenfocusontheserenityofpastoralsettings.[2]

TheTerraceatSaint-Germain,SpringrepresentsapanoramicviewoftheSeineValleyandcapturesthelightassociatedwithSpringtime.Thepaintingportraysaseeminglylimitlessareaofcountryside.TheriverisshownwindingawayfromParis,intheforeground,laborersworkinavineyardandalonefemalewalksthroughtheorchard.Inthedistance,thereisachateau,whichhousedtheroyalcourtuntil1682.Modernaspectsofthepaintingincludethesteam-poweredtugboatspullingbargesandtherailroadbridge.

图片关键词

K-57《大提琴家(自画像)》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Courbet

作者:居斯塔夫·库尔贝(法文全名:JeanDesireGustaveCourbet1819610—18771231日),法国画家,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代表作品有《带黑狗的自画像》《奥尔南的葬礼》《画室》等。库尔贝早年就读于柏桑松皇家学院。184011月,赴巴黎学习法律专业,因未通过大学考试转研究艺术[8]1844年,凭借《带黑狗的自画像》崭露头角。1855年,完成画作《画室》。1870年,当选法国国家博物馆主席。1873年,因受到政治事件牵连流亡瑞士,后在瑞士的图尔··佩尔兹逝世

作品赏析:库尔贝画了许多自画像。在19世纪,自画像变得越来越流行。在巴黎的艺术界,他们在定义那个时代艺术家的自我形象,以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艺术市场上开启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早期的自画像中,库尔贝经常以各种戏剧角色的形象出现——在这张照片中,他摆出了忧郁而梦幻的姿势。1848年,当《大提琴家》在巴黎沙龙展出时,评论家们注意到这幅画的晦涩之处与伦勃朗的自画像有相似之处。

Courbetpaintedmanyself-portraits.Inthecourseofthe19thcentury,self-portraitsbecameincreasinglypopular.InartcirclesinParis,theyplayedakeyroleindefiningtheself-imageofartistsoftheera,andinlaunchingartists’careersontheincreasinglycompetitiveartmarket.Inhisearlyself-portraits,Courbetoftenappearsasvarioustheatricalcharacters–hereheisseeninamelancholic,dreamypose.WhenTheCellistwasshownattheParisSalonin1848,thecriticsnotedaresemblancebetweentheclaire-obscureofthispaintingandRembrandt’sself-portraits.

图片关键词

K-58《芭蕾舞教室》《Laclassdedanse》德加edgardegas

作者:埃德加·德加(EdgarDegas1834719—1917927日),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中学毕业后,德加报考了美术学校,他在意大利学习意大利的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此同时,他又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的一位得意门生路易·拉莫特(LouisLamott)的画室里学画。1917927日,埃德加·德加逝世于巴黎,享年83岁。

作品赏析:《舞蹈教室》是1874年埃德加·德加创作的油画作品,由于画面人物众多,包括演员、教师及着黑衣的几位妇女,所以德加特意将排练厅的大镜子置于画面中央,以加强空间感。位于中景、与其他人保持一段距离的白发老人是于勤·佩罗,芭蕾舞演员们在他的指导下依次做着基本动作。仔细观察画面,可以发现没有哪两个演员的动作是完全一样的,德加对人物姿态的把握可见一斑。《舞蹈教室》应该是德加芭蕾舞女画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幅。《舞蹈教室》里拥挤不堪,十几少女中站着一个白发长者。长者拄着拐杖,正在审查一个少女的表演。远处角落里还站着几个盛装的贵夫人,应该是少女们的妈妈吧?二十几个少女动作神态不一,但个个紧张的情绪一览无余。这是巴黎舞蹈教室芭蕾舞考核的场面,德加从来没有去过这样的考场,只是根据传说画出了这一紧张繁杂的场面。二十几个少女的动作全部来源于德加平常的数不清的舞女写生。这是1876年的印象画展的参展作品,美国著名的旅法女画家卡萨特评价说:这幅画的素描技巧超过了荷兰杰出的风俗画家维美尔。构图类似的画在巴黎奥赛博物馆也有一幅,画作名称为《舞蹈课》,那是1874年的第一届印象画展的参展作品。德加与马奈同以描绘当时的社会而知名。他在安格尔的弟子拉莫斯的画室学习绘画,并承继了法国的新古典主义,以历史和古典作为绘画主题。但法国大革命以后出现的新兴市民阶级,不太欣赏难懂的历史画和寓意画,而喜欢容易理解的作品,如以小说和诗词为主题的绘画,或是战争画等。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德加逐渐从社会生活里寻求主题,将传统派和革新派的画风融合。工业革命以后,德加在赛马场、歌剧院,以及与马奈、莫奈、雷诺阿等人的讨论中,探索着当时产生剧变的社会。仿佛是用相机捕捉日常生活瞬间的《舞蹈教室》,就是德加将传统技法与写实主义相结合,表现当时社会的一幅杰作。这幅《舞蹈教室》画作是埃德加·德加创作于1873—1876年的作品,现存藏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幅画也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据说这幅作品的背景是现在巴黎歌剧院的前身,亦即位于巴黎佩勒蒂埃街的歌剧院练习室;但是这幅名画并不是画家亲临现场绘制的。德加从以前去歌剧院时留下的印象,和许多在画室对模特儿所做的素描中,设计出最美的构图,而画出自然生动的练舞情景。德加以出色的素描技巧,抓住了舞者的瞬间动作,这是受到当时正在流行的摄影技术所影响。热衷于摄影的画家对于相机能忠实地呈现出物象,以及捕捉画面的瞬间动态,十分欣赏,因此希望能将这样的效果表现在画布上。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舞蹈教室》终于诞生。画中人物的姿势,不是从希腊、罗马时代继承下来之肖像人物的静止姿态,而是把舞者正在跳舞的瞬间动作摹写下来,并把它画在画布上,赋予它一种如相片般的瞬间感受。

图片关键词

K-59《死兔子和狩猎装备》《Lapinmortetattiraildechasse》让·西蒙·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Chardin

作者:夏尔丹|Chardin|法国画家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18世纪市民艺术的杰出代表,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作品赏析:无

图片关键词

K-60《大碗岛的星期天》乔治·修拉GeorgesSeurat

作者:乔治·修拉(18591891),新印象主义的创始者和卓越代表。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宗教气息很浓的保守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曾学习过雕塑,后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造型和绘画。受到化学家谢弗勒尔的色彩光轮原理的引导,创造了在画面上精密安排人物,合理安排细密色点的点彩画法,将色彩、线条的表现性与感情的特质结合了起来。他的代表作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阿涅尔的浴场》、《马戏团的一幕》、《喧闹》等

作品赏析:《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ASundayAfternoonontheIledelaGrandeJatte)是点彩画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乔治·修拉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该画于1886年展出,现收藏于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

该画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这幅画主要采用了点彩画法,画面宁静而和谐。在世界美术史上,印象主义到后来衍生出了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两个派别。其中的新印象主义是对印象主义色彩运用的进一步科学化和精确化。通过分光镜可以把太阳光分析成七种颜色,印象派只是用这七种混合的原色作画,并注意色彩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发生的不同变化。而新印象主义不用混合色,而是通过科学方法将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分剖为构成色,用微小的笔触画在画面上,形成小色斑块,靠观赏者眼睛的自然混合产生中间色,并通过色光的混合,增加光量,提高光的反射率和透明度,使颜色的调和达到和谐、鲜明的效果。因而,可以说新印象派把光和色彩运用得更为精确和机械。《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新印象主义的代表作。修拉是根据自己的理论来从事创作的,他力求使画面构图合乎几何学原理,他根据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中物象的比例,物象与画面大小、形状的关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平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制定出一种全新的构图类型。注重艺术形象静态的特性和体积感,建立了画面的造型秩序。《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创作的代表作品。画面上的大碗岛是位于巴黎附近奥尼埃的一个岛上公园,每到周末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这里休息、玩耍,修拉在周末的时候也会经常来这里寻找灵感,有一天他灵感奇发,便决定创作这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为完成这幅作品,修拉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来绘制,他每天上午都会到海滩观察游玩的人,然后下午回家把这些人物画下来。画面上聚集了许多周末来这儿游玩的人们,画家着意把画面分成了被阳光照射的部分和处于阴凉中的两部分,使画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上的人物有的站在那里欣赏风景,有的躺卧或坐在地上自娱自乐,有的成双成对地谈笑,有的面对湖面,独自沉默,右下角几只小狗在地上游逛。画面上的人物与周围的湖面、树木等构成了精密和谐的构图,使画面上物象的比例、物象与整个画面的大小、垂直线与平行线的平衡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和谐和科学秩序下的统一。比如近处阴影下站着的一对高个夫妇与阳光下撑着伞的一对母女以及远处一个正在作画的男士,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而精湛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法使他们看上去比例和谐、科学,又让人觉得格调明快、有趣,充满活力。画上的人物形象都不是很清晰,显然这不是画家最关心的,画家刻意追求的就是把众多人物安置在精确的几何图形中,在光线的照射下,使画中的固定人物形成一种奇妙而又特别有秩序的和谐。仔细观看,会觉得画中的人物在各自的位置上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凝重,仿佛各自都必须坚守自己的位置,不能打破某种默契,让人感受到一种理性的不可违抗的井然和秩序。此图注重构图的严谨性,利用黄金分割比例构图,修拉将人物的大小比例变化根据构图的需要进行改变,使画面显得整体有序。与以往的绘画作品比较,这幅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上布满了精密、细致排列的小圆点,这些小圆点是用不加调和的暖、冷色以及相近色、互补色等堆积而成的,在欣赏者一定距离的视角范围内观看,形成了鲜艳和饱满的色彩效果。画中的黄色和橙色占主导地位,黄色与绿色、白色、黑色相互搭配交织,形成了温暖、鲜明的色调,看上去赏心悦目。画面上有大块对比强烈的明暗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的互补色小笔触色点组成,这些小点是直接用纯色点在画布上,并彼此连在一起,在远处看这些色点便在观众的眼睛里相互调和成相应的颜色,使观众的眼睛从前景转向觉得很美的背景,整个画面的色彩显得鲜艳、明亮,画中的人物似乎处在一个光色迷离的氛围中,形、色光也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这幅画里画家使用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几何分割关系和色彩分割关系,描绘了盛夏烈日下有40个人在大碗岛游玩的情景,画面上充满一种神奇的空气感,人物只有体积感而无个性和生命感,彼此之间具有神秘莫测的隔绝的特点。乔治·修拉极为讲究精密秩序构图的点彩画法,画中人物都是按远近透视法安排的,并以数学计算式的精确,递减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中进行重复来构成画面,画中领着孩子的妇女正好被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点。画面中的近大远小并不是传统的直上直下,而是直上直下的近大远小与斜向的近大远小并存,画面人物虽然众多,但井然有序,每个人物就像是被安排在了象棋格子中。除去斜向的近大远小变化,画面还包括等腰和钝角两个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顶点指向画面很远的地方,它的两条边就像是透视线,两边上分别安排有几组人物。而等腰三角形的灭点和画面中心重合,定格于打伞的妇女身上,其两条边也同样整齐的安排了从大到小的人物。此外,画面中基本每条线段上都被安排了三组主要人物,中间人物与两边人物的距离又不是那么随便安排的,这些距离的比率与黄金分割相符。法国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一幅让人耳目一新的伟大之作。修拉这位优秀的画家,是第一个有此构想,并在一番彻底的研究之后,将理论科学运用出来的人。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在我看来是探索最真实光线的一次决定性尝试。没有任何碰触;一种均匀的空气氛围;一处从一个景到另一个景的顺畅通道,尤其是一种令人震惊的不可触知的空气。修拉的这幅画预示了塞尚的艺术以及后来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问世。《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对现代艺术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启迪作用。

图片关键词

K-61《一篮子水果》马奈EdouardManetBaskctofFruit

作者:爱德华·马奈(ÉdouardManet1832.01.23—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现代主义绘画之父,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作为艺术史上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在创作中吸收古典技法和日本浮世绘元素。他的绘画题材广泛,静物画、风景画、人物画均有涉猎,为人们生动展现了一幅幅现代生活图景。

作品赏析:这幅纤弱的静物画展示了马奈大胆的技术创新。一笔一画,趁湿衔接,让人联想起起桃子的天鹅绒光泽,李子的暗皮,无花果成熟的形状,刀柄的亮光。事实上,这些笔触是如此的松散和概括,以至于这幅画有时被称为一幅习作,尽管不存在这幅作品的“成品”版本。马奈认为这幅画已经画好了,于是在1867年把它送进了他的第一个个人画展。

Thisslightstill-lifecompositionservedasapretextforManettodemonstratehisdaringtechnicalinnovations.Singlebrushstrokes,appliedwetinwet,evokethevelvetsheenofapeach,theduskyskinofaplum,theripeformofafig,theglintofaknifehandle.Thesestrokesareinfactsolooseandsummarythatthepaintinghassometimesbeencalledastudy,thoughnofinishedversionofthecompositionisknown.Manetconsideredthispicturesufficientlyfinishedtoincludeitinhisfirstone-manexhibitionin1867.

图片关键词

K-62《金牛犊崇拜》尼古拉普桑NicolasPoussin

作者:《金牛犊崇拜》《TheadorationoftheGoldenCalf》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Poussin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

作品赏析:一群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膜拜一个真人大小的金牛犊雕像,或者实际上是一只金公牛,代表埃及的牛神阿比斯。当他们的领袖摩西在西奈山收集神写有十诫的石碑时,他们却决定去崇拜另一个异教的神。十诫是神指示如何正确生活的律法。

亚伦穿着一件白色斗篷,融化了金耳环来创造雕像。在左上角,摩西和他的继任者约书亚回来了,他看到牛犊摔碎了石碑,很生气(出埃及记3219)

礼拜者充满活力地跳舞,我们跟着他们尖尖的手穿过画布,这有助于讲述故事。我们的目光被吸引到右边跪着的一群人,他们注视着并指向圣坛,还有左边的一群跳舞的人,摩西在他们身后。这两组由跳舞的女孩连接起来,她和另一个跳舞的人手拉着手,手里拿着一小束白花。从右边的一组帐篷可以看出,朝拜者经过了很长一段路才到达这个神社。远处的几个人惊讶地看着摩西正在做的事。一束强光从我们这边照到现场;帐篷前的一位老人用盾牌挡住眼睛。这幅图显示了普桑对古代题材的兴趣:,礼拜者的肌肉体格,飘逸的帷幔和舞蹈者像花边一样的排列,都受到了古代雕塑的启发。在异教节日里,常常可以在古希腊花瓶上看到成群结队的舞者。色彩大胆的服装和金色的天空反映了16世纪威尼斯画家如提香和贝利尼的影响。这是普桑在意大利学习古典艺术和更近期的作品。摩西、约书亚和前景中的人的位置与拉斐尔工作室在1518/19年左右为梵蒂冈教皇宫(露天画廊或房间)画的一幅相同主题的壁画相似。普桑在他早期的异教庆祝场景《学期前的酒神狂欢》中反向展示了这群人,这幅画的姊妹篇《过红海》收藏于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

AlargegatheringofIsraelitesworshipalife-sizestatueofagoldencalf,orwhatisactuallyagoldenbull,thatrepresentstheEgyptianbull-godApis.Theyhavedecidedtoworshipadifferent,pagangodwhiletheirleaderMoseshasbeenawayonMountSinaicollectingthestonetabletsonwhichGodhaswrittentheTenCommandments,hislawsonhowtoliveproperly.

Aaron,dressedhereinawhitecloak,hasmelteddowngoldearringstocreatethestatue.Inthetopleftcorner,MosesreturnswithhissuccessorJoshua,andinhisangeratseeingthecalfsmashesthestonetablets(Exodus32:19).

Theworshippersdanceenergeticallyandwefollowtheirpointedhandsacrossthecanvas,whichhelpstotellthestory.Oureyeisdrawntothegroupofkneelingfiguresontheright,whogazeandpointtowardsthealtar,andtothegroupofdancersontheleftwithMosesbehindthem.Thesetwogroupsareconnectedbythedancinggirlwholinkshandswithanotherdancerandholdsasmallbunchofwhiteflowers.Thegroupoftentsontherightshowthatworshippershavetravelledalongwaytoreachthisshrine.SeveralpeopleinthemiddledistancelookinshockatwhatMosesisdoing.Abrightlightshinesontothescenefromourdirection;anelderlymaninfrontofthetentsshieldshiseyes.

ThispictureshowsPoussin’sinterestinclassicalantiquity:themuscularphysiqueoftheworshippers,theflowingdraperyandfrieze-likearrangementofthedancersareinspiredbyantiquesculpture.GroupsofdancersatpaganfestivalsareoftenfoundonancientGreekvases.Theboldlycolouredclothingandgoldenskyreflecttheinfluenceofsixteenth-centuryVenetianpainterssuchasTitianandBellini.PoussinspenthistimeinItalystudyingbothclassicalartandmorerecentworks.

ThepositionsofMosesandJoshuaandthepeopleintheforegroundissimilartoafrescoofthesamesubjectpaintedbyRaphaelandhisstudioinaround1518/19fortheloggia(open-sidedgalleryorroom)ofthePapalPalaceintheVatican.Poussinshowsthisgroupofpeopleinreverseinhisearliersceneofpagancelebration,ABacchanalianRevelbeforeaTerm,whichwealsoown.

Thispainting’scompanionTheCrossingoftheRedSeaisinTheNationalGalleryofVictoria,Melbourne.

图片关键词

K-63《荷加斯兄弟的宣誓》《TheOathoftheHoratii》大卫Jacques-LouisDavid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6]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早期作品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等。

作品赏析:这幅充满舞台感的政治寓言画《贺拉斯兄弟的宣言》是新古典主义之父大卫的成名作,对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法国大革命前期,整个法国正处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法王路易十三为了振奋人心的需要,便委托了大卫,他的主题是为了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果精神,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利益。这幅受皇家所托而作的画,展现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即"新古典主义"。无论是室内的建筑构造还是人物的姿势都严格遵循了几何构图原则。《贺拉斯兄弟的宣言》所描绘的题材取材于古罗马的一个传说:在建立共和制的过程中,罗马城邦和伊特鲁里亚的阿尔贝城邦发生了战争,两个城邦打了好多年都没有分出胜负。最后双方决定各选派三名勇士进行决斗,哪一方胜利了,就有权得到对方的城邦。罗马城这一方选中了荷加斯三兄弟,阿尔贝城推举了居里亚斯三兄弟。这是一个不幸的结果,因为这两个家族虽然属于不同的城邦,但私下里却有很深的联姻关系。荷加斯兄弟中的老大娶了居里亚斯兄弟的姐姐,而居里亚斯兄弟中老三又是荷加斯兄弟的妹妹的未婚夫。所以不管哪一方获胜,他们都会失去自己的亲人。在双方的对阵中,只有荷加斯兄弟中的一个人活了下来,可是他又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妹妹,因为他的妹妹向法庭控告说,这个幸存下来的哥哥是谋杀她未婚夫的凶手。悲痛不已的老父亲恳请国王看在荷加斯兄弟们浴血奋战的份儿上宽恕自己的儿子,国王经过再三考虑后终于同意了。这部诗剧又一次把人们引回到古罗马的崇高世界中。绘画内容描绘的是贺拉斯三兄弟出征前向父亲宣誓的场面。父亲高举着三把宝剑,兄弟们则对宝剑宣誓,兄弟们面对着父亲,迈出的步伐坚定豪迈,神色严谨。身后的柱子和拱门为这份场景增添了庄严的气氛。画面右侧的女性神情伤感而无力,她们陷入了极大的悲痛当中,因为她们知道,此次一别或许已成为永别,战争的无情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但她们却无力挽留,只能在家守着他们但后代。男性形象创造出来紧张的几何形状,与坐在父亲身后柔弱女性的曲线和流畅的姿势形成鲜明的对。大卫以一种鲜明、冷静的光线照亮了这些人物,与场景中强烈的戏剧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的结局是残酷的,罗马人成为了赢家,但三兄弟中却只有一个活着回来,但大卫所要表达但并不是这种无法选择而又无力的惨剧,而是为了表达在国家利益面前,家庭和个人都不是首要选择,为国家牺牲是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荣耀。这就是法国大革命时代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也是大卫的精彩手笔。

图片关键词

K-64《一个女人的肖像》魏登RogiervanderWeyden

作者:罗希尔·范德魏登,出生于今天的比利时图尔奈,是早期尼德兰画家,现存作品以宗教三联画、祭坛画、单人或双人肖像画为主。著名作品有博纳祭坛。范德魏登的绘画生涯及其成功,在世期间便取得了国际声誉,他的画常被销往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常受到尼德兰及外国王公贵族的委托,包括菲利普三世。至15世纪下半叶,范德魏登已经超越扬··艾克成为更受欢迎的画家。但他的受欢迎程度仅持续到17世纪,审美的变化导致他在18世纪时几乎被彻底遗忘。他的声望在之后的两百年中渐渐被恢复;现在,他已与罗伯特·坎平、扬··艾克被列为早期弗拉芒三大艺术家之一,并被广泛肯定为最具影响力的15世纪北欧艺术家。

作品赏析:我们不知道这位优雅的年轻女士的身份。她的衣服不是特别奢侈,她可能是一个绅士而不是贵族。按照15世纪的时尚,她的头发从前面剃掉,使她的额头看起来更高,她的面纱被拉到眉毛以下。艺术家抬高了耳朵,使她的脖子看起来更长。她的棕色长袍似乎是羊毛做的,与之形成对比的衣领和袖口是深蓝色的材料,可能是绫的,还有一条紫色的丝绸腰带。她领口的V是由红色配饰填充,由黑色鞋带固定。她的头上顶着一个矮矮的、截短的黄色圆锥体,上面镶着白色的花纹,边缘镶着一条金色的带子。在这上面别着一个m型头饰,头饰是用面纱做成的,面纱折叠起来盖住她的额头和耳朵,好像是用某种金属装置固定住的。她帽子上的别针和脖子上的围巾是黄色的,也许是金色的。这幅画是罗杰·范德威登肖像画风格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leryofArt)展出的一幅类似的、略小一点的肖像画被确信是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而且在绘画和制作上质量都明显更高。我们的画应该归功于一个助手或追随者,他们从他的导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能一直在试图模仿华盛顿的肖像或类似的东西。这幅肖像的一些特点——夸张的泪腺,对眼睛下层的强调和嘴的形状——也可以在《哀歌》的一画中找到(现在在海牙的莫瑞特休斯美术馆),这幅画可能也是在威登的工作室里画的。也许这两幅画是同一位画家画的。坐者和框架投射在背景上的谨慎的阴影创造了一种三维空间感。在尚存的威登的肖像中没有发现它们,但在杨凡艾克的《MarcoBarbarigo》和德克·布特斯工作室的圣母MaterDolorosa和戴着荆棘的基督中看到了类似的东西。它们是16世纪绘画流行惯例的早期实例。在嵌板的背面是一幅破损严重的画,画的是戴着荆棘的基督。在一幅肖像的背面发现宗教图像是不寻常的,尽管不是唯一的。虽然这幅画在某些方面与范德威登其他画作中的基督头像相似,但无法确定这幅画是否在同一时期或同一作坊里完成。

Wedonotknowtheidentityofthiselegantyounglady.Herclothesarenotespeciallyextravagantandshewasperhapsagentlewomanratherthananaristocrat.Inlinewithfifteenth-centuryfashion,herhairisshavedfromthefrontofherheadtomakeherforeheadlookhigher,andherveilisbroughtdownbelowhereyebrows.Theartisthasraisedherearstomakehernecklooklonger.

Herbrowngownseemstobemadeofwool,withcontrastingcollarandcuffsofadarkbluematerial,possiblydamask,andapurplesilkbelt.TheVofhernecklineisfilledbyaredpièce,heldinplacebyblackishlaces.Alow,truncatedconeofyellow,patternedwithwhiteandedgedwithagoldenband,sitsonherhead.AnM-shapedheaddressispinnedoverthis,madeofaveilwhichhasbeenfoldedsoastocomedownoverherforeheadandears,whereitseemstobeheldinplacebyametalfittingofsomekind.Thepinsinherhatandinthescarvesatherneckareyellow,perhapsgold.

ThepaintingisagoodexampleofRogiervanderWeyden’sstyleofportraiture.Asimilar,slightlysmallerportraitinWashington(NationalGalleryofArt)issecurelyattributedtotheartistandisofmarkedlyhigherquality,bothindrawingandexecution.Ourpaintingshouldbeattributedtoanassistantorfollower,whohadlearnedmuchfromhismentorandwhomayhavebeentryingtoemulatetheWashingtonportraitorsomethinglikeit.Someidiosyncrasiesofthisportrait–theexaggeratedtearducts,theemphasisonthelowerliningsoftheeyesandtheshapeofthemouth–arealsofoundinanimageoftheLamentation(nowintheMauritshuis,TheHague)whichwasalsoprobablypaintedinvanderWeyden’sworkshop.Perhapsthesamepainterworkedonbothpictures.

Thediscreetshadowscastonthebackgroundbythesitterandframecreateasenseofthree-dimensionalspace.TheyarenotfoundinsurvivingportraitsattributedtovanderWeyden,butareseeninMarcoBarbarigobyJanvanEyckandinMaterDolorosaandChristCrownedwithThornsbytheworkshopofDirkBouts.Theyareearlyinstancesofwhatwastobecomeapopularconventioninsixteenth-centurypainting.

OnthebackofthepanelisaverydamagedpaintingofChristcrownedwiththorns.Itisunusual,althoughnotunique,tofindareligiousimageonthebackofaportrait.AlthoughitresemblesinsomewaystheheadsofChristinvanderWeyden’sotherpaintings,itisnotpossibletosaywhetheritwaspaintedatthesametimeorinthesameworkshop.

图片关键词

K-65《算命者》拉图尔GeorgesdeLaTour--TheFortuneTeller

作者:乔治··拉图尔(GeorgesdeLaTour15931652),拉图尔是一个非常神秘的画家,在世时名利双收,但死后却完全被人们遗忘。一直到20世纪,才有人又提起他。因为太过神秘,正确的生平和经历至今仍不明确。只知道他生于1593年,出生地隶属于洛林公国,父亲是面包师傅。虽然拉图尔创作的题材主要是宗教画和风俗画,但两者往往又彼此糅合,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周围的环境都极其朴素、真实,富有日常生活的特色。他的宗教题材也没有神秘气氛,笔下的圣母和圣经传说中的人物,有如形象质朴的农民,有一种端庄自然的美。他擅长描绘光线与阴影,画作特色在于利用烛光来创造独特的效果,人物在烛光下忽隐忽现,光线的变幻细微精致,气氛平和的情境,充分显示其艺术特色。

作品赏析:由于真正由拉图尔署名的画作很少,所以很难准确的说出这幅画的创作日期,估计是拉图尔在1632--1635年间所画。

画中的人物近乎静止不动,不论正面像或是侧面像,这几个站着的人靠手臂、手掌和眼神连成一个整体。那个年轻人(从华丽的服装来看,很可能是一位贵族),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个面容枯槁的老吉卜赛算命人的身上,一点也不理睬她那几个年轻的同谋。站在他左边的那个女孩正在割他的金链条;而另一个女孩在偷他的钱包,准备转手给第三人(那第三人在阴影里伸着手,准备接过钱包)。

这是一幅涉及道德问题的画。有钱的年轻人愚蠢至极,被老吉卜赛人的诡计给迷惑了,而那几个年轻美貌的同伙则趁虚而入,偷走了他的钱物。

图片关键词

K-66Self-portrait》《自画像》安德斯·佐恩AndersLeonardZorn

作品赏析:这是瑞典著名画家佐恩的一幅自画像。作者:安德斯·(莱昂哈特)·佐恩,1875年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1881年毕业后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及巴尔干半岛等地旅行作画,在巴黎和伦敦逗留期间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启发,开始研究光与色的关系。自此以后,他的画面清新明朗,笔法畅快。他最初以一个水彩画家的面貌步入画坛,笔法轻快,色彩清朗,造型准确。《直布罗陀海峡风景》(1882)、《乞丐》(1885)、《夏天的娱乐》(1886)、《爱情之神》(1888)等作品充分反映出他在水彩画领域的成就。1888年后转作油画,很快成为欧洲知名画家。善於用阔大豪放的笔触描绘对象,追求画面的光感和色彩变化,画法松动而畅快。[1]1896年,他回到莫拉,给瑞典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他的风景画和风俗画(日常生活)通常描绘他所熟悉的瑞典乡下生活。他常常选择裸体农妇为题材。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蚀刻版画比他的绘画作品要好,但佐恩并不这样认为。《农牧神和仙女》是他雕塑作品的代表作。他的名人肖像画包括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和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他的故乡莫拉(MoraSweden)建有佐恩博物馆。

图片关键词

K-67《西德纳姆大道》《TheAvenue,Sydenham》毕沙罗CamillePissarro

作者: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Pissarro1830710-19031113日),法国印象派大师,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1903年于巴黎去世。卡米耶·毕沙罗,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毕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的先驱,有印象派米勒之称。

作品赏析: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卡米尔·毕沙罗和他的家人离开法国,搬到了伦敦。这幅画是他自我放逐期间所画的12幅画之一。这幅画是这组画作中最大的一幅,描绘的是春天里刚刚长出叶子的树木,它应该是在18714月或5月完成的,就在毕沙罗返回法国前不久。另一幅伦敦画《福克斯山,上诺伍德》也在国家美术馆的收藏中。这里的景色是伦敦南部水晶宫附近的西德纳姆(Sydenham)的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TheAvenue)。这不是工作生活的场景;相反,我们看到穿着优雅的人们沿着风景如画的住宅街道悠闲地散步或骑车。它的位置今天可以确定为劳瑞公园大道,远处是建于1832年的圣巴塞洛缪教堂。毕沙罗将教堂的塔楼略微变窄和拉长,并减少了黑暗窗户的数量,以创造不那么坚实的效果。他经常尝试传统的景观主题,后退的小路或小巷,但他也可能受到霍贝玛的影响,在米德尔哈尼斯的大道,有一个长长的大道的高大树木,这是在18715月在国家美术馆展出。尽管这幅画似乎是印象派画家喜爱的露天(户外)绘画方法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是它的创作方式。毕沙罗最初做了一个预备的水彩画研究(现在在巴黎卢浮宫),而这幅画本身是分两个不同的阶段完成的。首先,根据初步的草图,他画了颜色主要区域并非快速勾勒。然后他用趁湿衔接笔法来统一构图,增加细节。与他以前许多画作中的灰色和棕色不同,毕沙罗使用了明亮的蓝色和绿色。除了天空,他还将大部分颜料与白色混合,以减少色彩对比,并创造出自始至终一致的浅色调性——柯罗t也使用了这种技巧。这些人物是最后加上细微的颜料的。即使到了后期,毕沙罗也做出了一些改变——例如,在右边人行道上向我们走来的一个孤独的女人(她出现在最初的水彩画素描中)被画掉,取而代之的是教堂前的一小群人物。如果你仔细看,你可以看到她残留的痕迹就在这群人的左边。在伦敦时,毕沙罗遇到了艺术商人保罗·杜兰德-鲁埃尔(PaulDurand-Ruel),后者买下了四幅画,包括这幅。毕沙罗热衷于在英国出售他的作品,这幅画对透视、完成度和吸引人的主题的传统使用,可能是为了让英国买家接受。杜朗-鲁埃尔还让毕沙罗与莫奈取得了联系,莫奈也离开了法国,来到了安全的伦敦。毕沙罗后来回忆说:“我和莫奈对伦敦的风景非常着迷……莫奈在公园里工作,而我住在下诺伍德,当时是一个迷人的郊区,研究雾、雪和春天的影响。”19年后,毕沙罗评价这幅画时说:“画中有一种追求统一的精神,这让我充满了喜悦。

FollowingtheoutbreakoftheFranco-PrussianWarin1870,CamillePissarroandhisfamilyleftFranceandmovedtoLondon.Thispictureisoneof12hepaintedwhileinself-imposedexilethere.Oneofthelargestpaintingsinthegroup,thisspringtimescene,withthetreesjustcomingintoleaf,wouldhavebeencompletedinAprilorMay1871,shortlybeforePissarro’sreturntoFrance.AnotherLondonpainting,FoxHill,UpperNorwood,isalsointheNationalGallery’scollection.

TheviewhereisofTheAvenue,awide,tree-linedstreetinSydenham,afashionablesemi-ruralsuburbnearCrystalPalaceinsouthLondon.Thisisnotasceneofworkinglife;instead,weseeelegantlydressedpeopleenjoyingleisurelywalksorridesalongapicturesqueresidentialstreet.ThelocationcanbeidentifiedtodayasLawrieParkAvenuewiththechurchofSaintBartholomew,builtin1832,inthedistance.Pissarroslightlynarrowedandelongatedthechurch’stowerandalsoreducedthenumberofdarkwindowstocreatealesssolideffect.Hehadoftenexperimentedwiththetraditionallandscapemotifofarecedingpathorlane,buthemayalsohavebeeninfluencedbyHobbema’sTheAvenueatMiddelharnis,withitslongavenueoftalltrees,whichwasondisplayattheNationalGalleryinMay1871.

AlthoughTheAvenueseemstypicaloftheplein-air(paintedoutdoors)methodthatwasfavouredbytheImpressionists,thisisnothowitwasproduced.Pissarroinitiallymadeapreparatorywatercolourstudy(nowintheLouvre,Paris),andthepaintingitselfwascompletedintwodistinctstages.First,followingapreliminarydrawingoftheview,heblockedoutthemainsectionswithareasofcolourwhichdidnotquitetouch.Hethenusedwet-in-wetbrushworktounifythecompositionandadddetail.Unlikethegreysandbrownsinmanyofhispreviouspaintings,Pissarrousedbrightbluesandgreens.Withtheexceptionofthesky,healsomixedmuchofthepaintwithwhitetoreducethecolourcontrastsandcreateaconsistentlighttonalitythroughout–atechniquealsousedbyCorot.Thefigureswereaddedlastwithsmalldelicatetouchesofpaint.Evenataverylatestage,Pissarromadechanges–forexample,asolitarywomanwalkingtowardsusontheright-handpavement(whowasintheoriginalwatercoloursketch)waspaintedoutandreplacedbyasmallgroupoffiguresinfrontofthechurch.Ifyoulookclosely,youcanseeatraceofherjusttotheleftofthegroup.

WhileinLondon,PissarromettheartdealerPaulDurand-Ruel,whoboughtfourpictures,includingthisone.PissarrowaskeentosellhisworkinEngland,andthispainting’straditionaluseofperspective,degreeoffinishandappealingmotifwereperhapsintendedtobeacceptabletoEnglishbuyers.Durand-RuelalsoputPissarrointouchwithMonet,whohadlikewiseleftFranceforthesafetyofLondon.Pissarrolaterrecalled,‘MonetandIwereveryenthusiasticovertheLondonlandscapes…Monetworkedintheparks,whilstI,livinginLowerNorwood,atthattimeacharmingsuburb,studiedtheeffectoffog,snowandspringtime’.Nineteenyearslater,Pissarrosaidofthepainting,‘thereisastrivingforunityinitthatfillsmewithjoy’.

图片关键词

K-68《使节》荷尔拜因

作者:汉斯·荷尔拜因(HolbeinHans,约1497—1543)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著名画家,最擅长油画和版画,属于欧洲北方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许多肖像画和系列木版画《死神之舞》。

作者:作品赏析:《大使们》又名《两个外交家》,是一幅双人全身群体肖像,据考证左边是法国驻英大使丁特维尤,右边是外交官、主教塞尔维。画中人物作对称式分列于杂物台两侧,姿态类似照相,显得呆板。画家不以单纯刻画人物面部神态为主,而是整体地描绘人物的姿态动作和环境,在整体描绘中显示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充分施展了画家写实的完美技巧。画面虽工亦不俗,表现出大家手笔。在《大使们》一画中,画家着力表现出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并吸收了意大利式的肖像技法。显然,画家并未矫揉造作地去故意美化、粉饰他们,而是以直观的、高度写实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但是,贵族习气和矜持也给作品带来了僵化的痕迹,这与迎合当时宫廷趣味的矫饰主义风格有关。

图片关键词

K-69《洛伦佐巴干和奥古斯特德加》《LorenzoPagansetAugustedeGas》埃德加·德加EdgarHilaireGermaindeGas

作品赏析:竇加創作之路深受兩人影響;一位是父親奧古斯特,另一位是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

竇加出生於富裕家庭。祖父原籍法國,在那不勒斯發跡,先後從事證券經紀和銀行業。父親奧古斯特竇加(AugusteDeGas)是家中長子,十幾歲時,來到巴黎就學,後來負責家族銀行在巴黎分行的經營。雖然一生經商,但父親始終對音樂和繪畫有濃厚的興趣。當竇加中學畢業,決定學畫時,他大表支持。竇加也不負眾望的進入法國美術學院。

表現優異的美術院學生,得通過考試奪得羅馬大獎,才能獲得公費留學的資格,前往羅馬深造。家境富裕的竇加沒有經濟的顧慮,父親這一系家族又長居義大利,或許因為如此優越的背景,他才進入學院一個學期,就中斷了學業,自行前往義大利,展開為期三年的學習之旅。這段期間,往返於那不勒斯、羅馬和佛羅倫斯之間,自律甚嚴地作畫,頻頻寄回習作給父親審閱。奧古斯特顯然擁有相當的藝術涵養與鑒賞力,能夠回饋清晰具體的意見,不斷給予支持鼓勵。

回到巴黎以後,他住進租來的畫室,與父親保持密切的聯繫。有段期間,每逢週一夜晚,父親會在協和廣場(PlacedelaConcorde)附近的寓所舉辦沙龍。有一回,西班牙男高音羅倫佐巴甘茲(LorenzoPagans)受邀到奧古斯特的沙龍演唱。這晚,馬奈夫婦也來了。馬奈和竇加是在羅浮宮臨摹大師作品而認識的,後來成為往來頻繁的家族摯友。

當晚,奧古斯特對於巴甘茲的演出極為著迷。他坐在歌手身旁屈身聆賞,全神投入;若曲目與曲目之間的間歇時刻拖長了,他會吆喝:「孩子們,我們浪費了寶貴的時光!

聆聽巴甘茲彈唱的父親(法:LorenzoPagansetAugustedeGas/英:LorenzoPagansandAugustede)竇加(EdgarDegas)油畫1871-1872,54cmx39cm巴黎奧賽美術館(MuséedOrsay,Paris)

有論者以為這幅畫算不上雙人肖像畫,覺得奧古斯特只是陪襯的角色。然而,以竇加偏好以不經意的角度進行觀察的習慣來說,我認為他假借了巴甘茲的表演,細膩地攫取父親十指交錯、亟欲把握餘生美好時光,但歷經風霜、已顯老態的形象。

奧古斯特逝世(1874)後,竇加在床頭掛上這幅畫,還以相同主題畫了另一個版本。後來巴甘茲走了,他又再畫了一次。也許對竇加來說,巴甘茲的離世,讓奧古斯特又死了一次,只有以曾經凝視父親的記憶來追悼懷念。

图片关键词

K-70《卡罗勒斯-杜兰先生肖像》《Carolus-Duran》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

作者: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1856—1925)美国画家。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874年在卡罗勒斯-杜兰的巴黎画室学画,受印象派影响。

作品赏析:卡洛勒斯·杜兰是19世纪70年代在巴黎工作的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之一。以他随意的姿势和优雅的服装,他被认为是一个花花公子或时髦的男人。他的翻领上佩戴着法国荣誉军团的红色胸针,以表彰他对艺术的贡献。萨金特师从卡洛勒斯·杜兰,通过展出这幅肖像画而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上面,他写了一段话,表达对老师的深厚敬意,并把自己描述为一个感恩的弟子

Carolus-DuranwasamongthemostcelebratedportraitpaintersworkinginParisinthe1870s.Withhiscasualposeandelegantclothing,heispresentedasadandyorfashionableman-about-town.OnhislapelhewearstheredpinoftheFrenchLegionofHonour,awardedforhiscontributiontothearts.SargentstudiedwithCarolus-Duran,launchinghisowncareerbyexhibitingthisportraittogreatacclaim.Alongthetop,headdedaninscriptionpayinghomagetohisteacheranddescribinghimselfasanaffectionatepupil.

美术类咨询
音乐类咨询
体育类咨询
导航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