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佳作欣赏——和你一起欣赏无言之美
和你一起欣赏无言之美
高2023届18班 张镫月 / 指导教师 刘俐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似飞燕。
——题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你——我的母亲,一名传统旗袍服饰爱好者。一同来到了一家老式旗袍定制服装工坊。琳琅满目的旗袍映入我们的眼帘,让我们应接不暇。突然间你转过头来对我笑笑,说道:“女儿,你知道旗袍的无言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吗?”我疑惑不解地摇摇头,期待着你的解答。
你慢慢回答道:“旗袍的无言之美,在于它充分展现了东方女性温文尔雅和婀娜多姿。 ”
“你瞧!在民国时期,旗袍造型纤长,渐渐的与欧洲流行的女装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新服饰。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长旗袍、短旗袍、单旗袍等。”渐渐地我仿佛已经穿越到了民国。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少女、老妇都穿着精美华丽或朴素温雅的旗袍,她们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间,都流露出似水的柔情和古典的风韵,无不彰显着旗袍独有的东方魅力。
你继续说道:“旗袍的无言之美,还在于它背后的制作师们精心设计,一针一线地缝制。”
回过头来,我们轻轻地走到了一位制作师的身旁。静静地观看着,她是如何一步步地从制版、剪裁到质检、出品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的。她先是左手拿一把量尺,右手拿一支粉笔,很快就在一块布料上勾勒出了旗袍的大致线条。同时腰间还佩戴着一把几乎失去光泽的金剪刀。接着用她那娴熟的手法,只见锋利的刀尖尽情地在一块崭新的布料上舞动着,洋洋洒洒。此刻,仿佛这把老旧的剪刀被制作师注入了魔力。最后再用流利的平针法在旗袍上面绣上精美绝伦的秀图。我们看完心中不禁有万千感慨,这些旗袍中饱含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据我所知,这家旗袍老工坊一直以来都是摒除现代工业化程序,注力于纯手工制作。从容沉稳、不急不徐,是无言旗袍工坊里所有匠人的共同特征。
你最后还补充道:“旗袍的无言之美,更在于它在封建时期所代表的一种女性独立解放和勇于冲破束缚,敢于创新的象征。”
旧时的中国女性地位卑微,而男性的权利远远大过那时弱小无力的女性。据说得风气之先的民国时期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推动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打破封建思想的先行者。
和你一起欣赏旗袍的无言之美,通过你细致周密的讲解,一种自豪感在我心间油然而生,让我深深感慨道:“此间没有任何服饰比旗袍更有无言的美了!旗袍不仅只是一种中西结合的旷世之作的代表,而且还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更是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与精力的智慧的结晶!”
旗袍是温婉而典雅的,像一幅淡淡的水墨,在记忆的深处摇曳,时时牵动着你我的心……
竹背篓
初2022届4班 陈果 / 指导教师 晏淑婧
记忆中的外婆总是背着一只竹背篓。 春天,她总是从山坡上割回满满的青草,养肥圈里的猪;
夏天,她总是从田间背回一筐筐花生、大豆;
秋天,她总是从果园里背回一个个金色的橘子;
冬天,她总是从地里背回一筐筐红的、白的萝卜。
故乡的房屋后,总有一大片竹林,勤劳的人们因地制宜,喜欢用竹子编成各种生活用具:竹簸箕、竹篮子、竹椅子等,当然,最常见的就属竹背篓了。
外公常常坐在大门边的竹凳上,系着青布围裙,脚下一捆青青的竹节、竹皮。调皮的竹皮在他手里是那么地乖巧懂事,任他随意差遣。
抽、甩、穿、扭、交叉、旋转;再抽、甩、穿、扭、交叉、旋转……
不出半天时间,背篓就编好了。刚编好的竹背篓浸着一股淡淡的竹香,颜色呢,也都是翠绿翠绿的。外公掸了掸围裙上的竹屑,笑咪咪地递给外婆,外婆满含笑意地接了过来。
外婆背着这个竹背篓,踏过了田间,穿过了小溪,背起了整个家,也背大了我。
年幼的我,小小的一只,蜷缩在背篓里,跟她一起上坡。阳光透过背篓的缝隙,温柔地包围着我,我常常在晃晃悠悠的背上眯了眼。回家路上,背篓里装满了喂猪的青草,余晖下,背篓里的青草也晃晃悠悠地眯了眼。田间小路上映着一大一小的身影,大的走得沉稳,小的走得欢快。
后来,背篓的颜色褪成了黄色,我也渐渐长大。竹背篓装不下我,外婆也背不起我,大背篓的后面也多了一个小背篓。“乖孙儿,真棒!能帮外婆干活了。”外婆一脸骄傲地看着我。
再后来——再后来,小背篓旁的大背篓,没了……